卑族大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的儿子。
虎父无犬子,贺若弼完美继承了父亲的眼界见识与能力。
北周末年,年仅十几岁的贺若弼,就已经受到了齐王宇文宪的器重而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后来贺若弼率兵攻破淮南十几座城池,让北周的领土扩大到了江北,江北战役打响了贺若弼少年将军的名头,经此一役他官拜寿州刺史,成为了襄邑县公。
就在这个时候杨坚掌权,他担心实力超群又手握重兵的贺若弼会随着尉迟迥造反。
于是就派自己的亲信长孙平顶替了贺若弼,一直到杨坚称帝之后事情才迎来转机。
隋文帝杨坚是一个知人善用的皇帝,他登基后没多久就听从了宰相高颎的建议,摒弃前嫌重用了贺若弼。
隋文帝封贺若弼为吴州总管,不仅给与他重兵镇守江北要地广陵,还将攻打陈国的重担交与了贺若弼。
贺若弼受到重用之后提笔写下一首诗,寥寥几句便展现出了少年将军的雄心壮志,大有保家卫国问鼎江南的傲骨。
隋朝之所以能够覆灭陈朝,打破中国经历了几百年的南北割据局面,完成实际意义上的大一统,主要的功劳还在高颎、杨素等谋臣与贺若弼这样的武将身上。
高颎定下了兵分八路、自上而下围攻陈朝的策略,身为行军总管的贺若弼则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在长江北岸集合,准备下行攻陈。
在出发前贺若弼深刻分析了他与陈超的实力差距,制定了一套暗度陈仓的计谋。
他将老马卖掉,购置了大量的战船,还特意买了几十艘破破烂烂的旧船。
然后将新的战船藏起来,破破烂烂的旧船停得到处都是。
陈超本来就认为隋朝人不擅长水战,现在又看贺若弼只有几艘破破烂烂的旧船,就以为隋朝不光不会打仗,还连船都没有,不由得就放松了警惕。
就在陈朝开心地欢度新年的时候,贺若弼率军闪电袭击,打了陈朝一个措手不及。
掉以轻心的陈朝士兵根本没有摸清贺若弼的实力,现在见他不仅有几百艘崭新的战船,战士们还各个精壮雄伟,于是都吓得落荒而逃。
就这样,贺若弼仅用了五天就攻占了徐州,拿下了当地刺史。
但是贺若弼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深知马背上可得天下,却不能治天下的道理。
所以他在攻占陈朝城池之后,没有选择武力镇压。而是优待俘虏,礼遇百姓。
他要求将士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有违反者斩立决。
正是因为贺若弼这样的温柔政策,陈朝百姓后来才会快速地融入到隋朝统治之中去。
可以说贺若弼在平陈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贺若弼攻破陈朝之后,隋文帝开心极了。
接待贺若弼时不仅赐御座,奉为上宾,封他为上柱国、宋国公、右武侯大将军,还将陈后主的妹妹赐给他做小妾。
“贺若弼愤恨自己没有先期抓获陈叔宝,功劳在韩擒虎之后,就与韩擒虎争功相骂,甚至挺剑而出。”“隋文帝听闻其立功,很是高兴,下诏褒奖,晋王杨广却认为贺若弼先期决战,违反军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