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74章 开定四夷刘仁轨

第574章 开定四夷刘仁轨(3 / 4)

,随着历史的发展,唐朝逐渐衰落,对于这场战争的记载和研究也逐渐减少。

加上近代以来,历史意识和国家认同逐渐被唤醒,对于这段历史的关注度也相应增加。

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不完整和争议,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和影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知。

“刘仁愿回到京城,高宗赞赏刘仁轨,破格提拔他六级官阶,正式任命他为带方州刺史,并在长安奖赏一处住宅,加赐其家属。”

“高宗特派使者送去盖有御印的文书,对刘仁轨进行表彰。”

“在太宗贞观、高宗永徽年间,朝廷都特派使者慰问祭奠阵亡的将士,有的还把赠授的官职爵位转授给他的后辈担任。”

“显庆以后,奖赏出征将士的事几乎不复存在。”

“到平百济、围平壤时,有功的人完全没有甄别任用。”

“州县征募兵役,人们不愿当兵出征,身体健壮、家境富裕的人,用财物到官府打通关节,都可以逃避征调。”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招募到的人都愚弱贫困,缺乏斗志。”

“刘仁轨全面论述了不计功行赏的弊病,要求朝廷对出征将士给予慰劳奖赏,以便鼓舞士气。”

“刘仁轨还呈递奏表,建议任用扶余隆,令其安抚百济民众。”

“高宗对他的建议表示同意,并授扶余隆为熊津都督。”

“当时,刘仁愿任卑列道总管,高宗令他接替刘仁轨驻守百济,然后二人再一起回国。”

“于是向朝廷陈述利害关系,请求留守百济。”

“高宗同意,并因此认为刘仁愿不忠。”

“麟德二年高宗到泰山封禅时,刘仁轨带领新罗、百济、儋罗、倭国这四个属国的酋长奔赴泰山参加祭典集会。”

“高宗大悦,擢升刘仁轨为大司宪兼知政事。”

“乾封三年,刘仁轨出任辽东道安抚副大使、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熊津道安抚大使兼浿江道总管。”

“他先于六月前赴新罗征调其兵马夹攻高句丽,然后北上,作为司空李勣的副手,协助其攻灭高句丽。”

“同年9月,唐军长驱直入,一举攻占平壤。”

“至此,高句丽全部平定,朝鲜半岛均为大唐所辖。”

“咸亨元年八月,复授陇州刺史,以备吐蕃。”

“咸亨三年,拜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咸亨五年任鸡林道大总管,东征新罗。”

“率唐军横渡瓠芦河,攻克新罗重镇七重城。”

“以功进封为乐城县公,他的儿子以及侄子中有三个人被授予上柱国头衔,乡里为此感到光荣。”

“上元二年,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客,依旧监修国史。”

“仪凤二年,吐蕃入寇,刘仁轨任沸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抵御吐蕃。”

“永隆二年兼任太子太傅。不久后,他上疏请求致仕。”

“高宗同意他辞去尚书左仆射之职,仍以太子太傅之衔知政事。”

“永淳元年高宗游幸东都洛阳,留皇太子李显在长安处理军政事务,令刘仁轨与裴炎、薛元超辅佐太子。”

“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