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台连连告急。元廷急令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刘哈剌不等由陕州、潼关前去援救。”
“红巾军遇到察罕帖木儿再次遭到杀戮,余部溃散,越过了南山,转攻兴元。”
苏轼:朝廷对察罕帖木儿大加嘉奖,授资善大夫、陕西行省左丞。
闰九月,刘福通增派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由四川北上,克秦州、陇州,进据巩昌,攻凤翔。
察罕帖木儿先分兵入守凤翔城,然后诱红巾军围凤翔。
红巾军不知是计,发重兵来围城,察罕帖木儿亲自率领铁骑,昼夜急驰200里赴凤翔城外,分左右两翼包抄,城中元军开门而出,形成内外合击。
红巾军大溃,自相践蹂,被杀者数以万计,伏尸百余里。
西路红巾军从此一蹶不振,李喜喜南下川蜀,李武、崔德转入宁夏。
至正十八年二月,山东的红巾军首领毛贵开始挥师北伐,进逼京师。
元廷惶恐不安,急征四方兵入卫,命察罕帖木儿屯兵涿州。
察罕帖木儿留兵戍清湫、义谷,屯潼关、塞南山口,以防陕西起义军再起,然后亲自率领精骑急赴河北。
当时关先生、破头潘等所率中路红巾军越过太行山,破上党,攻掠晋宁,又派遣军队南下。
察罕帖木儿派他的大将关保、虎林赤守上党,关先生等克辽州,很快被虎林赤击退,关先生等又占领冀宁。
为遏制红巾军南下之势,察罕帖木儿遣兵埋伏于太行山南山的关隘,而亲自率领重兵屯驻在闻喜、绛阳。
红巾军果然南下经过南山,遭到了元军的伏击,损失惨重。
察罕帖木儿分兵屯泽州,塞硫子城,屯驻在上党,塞吾儿谷;
屯冀宁,塞井陉口,以杜塞太行山通道,致使中路红巾军在山西无法活动,离开山西北上,转攻河北,进军上都。
察罕帖木儿进为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对察罕帖木儿十分倚重,下诏令其守御关陕、晋、冀,抚汉、沔、荆、襄,便宜行阃外事。
至正十八年五月,刘福通攻破了汴梁,宋政权迁都于此。
北方红巾军虽未攻克大都,但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北达辽阳,南方江淮、荆楚、巴蜀,所在兵起,势相连结,宋政权势力出现鼎盛局面。
察罕帖木儿不得不收缩兵力,于晋、豫交界一带,北塞太行,南守巩、洛,亲亲自率领领中军驻守渑池。
当时刘福通的大将周全攻打洛阳,察罕帖木儿从宜阳出动,率精兵自新安全力救援。周全久攻不下退走。
元廷进封察罕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仍兼同知行枢密院的事务。
“至正十九年初,宋政权各路红巾军出击未达到预期目的,逐渐由盛转衰。”
“当时关先生等中路军攻破了上都,转攻辽阳;”
“山东毛贵为来投奔的淮安赵君用所杀,山东红巾军自相屠杀;”
“西路军李武、崔德一支进宁夏路。”
“于是宋政权都城汴梁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五月,察罕帖木儿开始调兵遣将进攻汴梁,亲自率领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