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回来了。”
郗标与赵谦顺声看去,见两位俊逸非凡、风采照人的少年走近,左边一人一身粗衫,此人名为高忱,乃中书博士高允之子。高允乃北魏名臣中最为完美之人,大器早成,气度非凡,耿直忠厚,有先见之明。年少之时曾在昊天寺出家为僧,因方丈见其心中有佛,传授其西风不点衣和般若掌法。不久高允便还俗,其结婚生子后,见其子高忱心性向佛,故将西风不点衣和般若掌法传授给高忱,高忱也成为翰墨门中唯一一个儒佛兼修的弟子。崔浩排斥佛教,对高忱心有芥蒂,游彬却因其人品高洁,对其关怀有加。
高忱颇有其父之风,人品之高,翰墨门中鲜有人能望其项背。由于其言行低调,从不参与师兄弟之间的比武,鲜有人知其身手如何,赵谦也没和其交过手,但曾见其独自练剑,猜测其在翰墨门晚辈当中定是数一数二。
右边一人身着一身绸衫,此人名为柳光世,性情豪迈,不拘小节,出身河东柳氏。此时豪门与寒门阶级悬殊,赵谦因出身寒门,遭到不少鄙视。在翰墨门年轻一辈中,出身豪门并没对赵谦有丝毫鄙夷之意的,仅有两人,一人是崔浩之外孙女范阳卢氏卢婧纤,此女数年前嫁给太原王氏王宝兴之后,便未曾再来过翰墨门,另一人便是柳光世。柳光世知道赵谦身世凄惨,对其颇为照顾。刚才便是其为赵谦出言解围。
柳光世知道郗标极善夸辞,无论对崔浩还是游彬,见之必颂,故而告知其游彬从外返回。郗标一听,果然道:“哦,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去见掌门了。”又对赵谦道:“记住我说的话,好好练剑。”
赵谦点头,郗标踏步流星离开。
高忱与柳光世走到赵谦面前,赵谦道:“多谢师兄解围。”
柳光世道:“小事一桩。此人的剑法估计还不如高师兄,竟然好意思指导他人。”
高忱道:“柳师弟太看得起我了。”
柳光世对赵谦道:“你就是太善良了,倘若出招之际,杀意凛然,未必在郗师叔之下。”
赵谦道:“善良本无错。”
柳光世道:“但是现在这个年代已经不推崇善良了。你还记得上个月我给你介绍的那名姑娘吗?你们交谈过一次后,我问其对你之感觉,她说你人不错,但胆子太小,性格太懦弱。我告诉她,小时候,城北面有一座空屋,传闻夜晚经常闹鬼,我们一群人没人敢进去,只有你孤身一人在晚上闯入,发现里面根本没有鬼。那姑娘竟然不相信,以为我为了让其对你有好感,故意夸谈。”
赵谦微微一笑,道:“人们往往不容易区分善良与懦弱、随和与无能,那位姑娘如此认为,也是情理之中。”
柳光世道:“你唯一的缺点便是缺乏自信,倘若言谈之间,信心毕现,必然风采照人,赢得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