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趁着僧众救火之际,大肆屠杀,血流成河。
玄舒等和尚掠出房屋,见寺内激战不止,刚要出手相助,陈孝等人连忙跃出寺外,向远处逃窜。
寺内僧众攒动如麻,纷纷救火。
一片慌乱中,一道人影在永安寺东面暗处出现,将一柄剑扔到横七竖八的尸体旁边。
与此同时,在永安寺西面,木铎也偷偷潜入寺内。
乐平王府内,陈孝将事情原委告诉拓跋丕与孙良。拓跋丕道:“孙堂主果然料事如神。”
孙良道:“拓跋晃那点手段,没什么难猜的。现在永安寺被烧,拓跋晃对天师道更加仇恨入骨,寇谦之的处境,将更加被动。”
拓跋丕道:“只是这样拓跋晃对本王也会更加排斥。”
孙良道:“殿下难道以为拓跋晃会和你和平相处吗?”
拓跋丕道:“这自是不可能的,我可不想步拓跋俊、拓跋健、拓跋纥的后尘。”
孙良道:“正是,倘若拓跋晃对您主动出击,您正好可以抓住其把柄,将其除掉。因此,他对您敌意更胜,反而是好事。并且,我们对永安寺动手,就算拓跋焘知道,也不会对您动手,毕竟他信的是道教。”
拓跋丕道:“言之有理,此举还可减轻崔浩对我们的敌视,可谓一举三得。”
东宫之内,拓跋晃冷面寒霜,对李敷道:“可查清楚此事是谁干的?”
李敷道:“当时情况太乱,寺内比丘忙于救火,未能看清偷袭之人。不过在现场发现一柄长剑,剑身上刻着一朵梅花。”
拓跋晃道:“天师道吗?”
李敷道:“但是根据寺内比丘的伤口,烧寺之人所使,应是丹青堂的四德剑阵。”
拓跋晃道:“那烧寺之人,究竟是天师道还是丹青堂?”
李敷道:“当晚恶战中,烧寺之人被寺内僧众击杀的,共有三人,但兵刃却有四柄。我查看三人手掌,三人均是右手使剑,没人双手使剑。因此有一柄兵刃是有人故意扔到寺里的,目的显然是栽赃。”
拓跋晃道:“也就是说有人栽赃天师道,真正动手的,是丹青堂。看来拓跋丕率先出手了。”
李敷道:“倘若乐平王与尚书令联手,那殿下的处境,就不妙了。”
拓跋晃道:“如果真是如此,那就与三国使者联手。”
李敷道:“在属下看来,三国使者各怀异心,与他们联手,并不明智。”
拓跋晃道:“那你的意思是……”
李敷道:“与崔司徒联手。”
拓跋晃道:“我怎么可能与其联手?”
李敷道:“崔司徒与您立场不合,但他知道何重何轻,会做出正确抉择。”
拓跋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