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1 / 5)

第232章

秦少言本来对涉足娱乐圈没有多大兴趣,只是恰好遇见了孟学义,又恰好遇见了这么一个机会。

娱乐圈怎么说也是社交平台内容的贡献者,能经常给社交平台带来巨大的流量。

只要能带来流量,那就得好好琢磨一下了。

这位孟主任又能提供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秦少言自然不会放过宰一刀的机会。

2005年算是大陆娱乐圈第一阶段的末尾,从1995年开始到2005年左右,大陆影视行业经历了拓荒与成长。

在九十年代初期,电视剧制作和播出的商业闭环还牢牢掌握在国营机构手中,并未对民营资本开放。

一直到1995年,广电第16号令《影视制作经营机构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个人、私营企业原则上不设立影视制作经营机构。”

17号令,《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管理规定》,并没有明确禁止民营公司参与电视剧制作的条款。

只要具备一定条件,民营公司可以申请电视剧制作临时许可证。

港台的偶像剧和tvb也被批量引进,抢夺黄金时段。

然后就是一地鸡毛。

面对来势汹汹的港台圈,内地的娱乐圈毫无还手之力,瞬间就变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坑投资人钱这种事哪行哪业都不缺,娱乐圈里水的多深大家都清楚,除了某些故意洗钱的之外,也有不少会在资金上面做手脚,六千美金的草帽这类道具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当然,最主要的是能帮秦少言盯着那些剧组,避免他们做什么手脚。

倒不一定是插手制作,只需要懂行眼光独到,能鉴别剧本好坏就行,剩下就是给秦少言提供投资名单和投资建议。

1998年卫视上星之后,各大卫视要与其他兄弟单位争夺全国收视率,而收视率又与广告挂钩,也就是经济效益。

“请问您是哪位,有预约吗?”对方漫不经心的说道,“有事请留言,我会转告给刘总的。”

依靠经济发展的风口,娱乐圈资本飞速膨胀起来,坐上风口起飞,电影票房纪录也在不断刷新,呈现一派烈火烹油的景象。

可以说现在是内地影视圈资本弱小的时代,但在这个时代同样也诞生了一大批经典作品。

已经迈入衰落期的港圈纷纷北上进入内地,抢占市场和捞金。

同样是1995年,电影市场同样放开了,社会资本即业外资金获准投资电影制作。

从题材到剧情,从制作到演员都是相当优秀的时期。

偶像剧和tvb剧在大陆播出,塑造明星,港台明星来大陆捞金,担任主演。

大陆影视剧市场的放开,不光引来了民营资本,还引来了港台资本。

面对这种情况,大陆的影视公司发起了反击,依靠央视制作了一大批经典作品,与港台展开争夺。

从这一年开始,民营资本进入影视行业拓荒。

秦少言直接说道,“你跟刘总说,我叫秦少言,我想和他见一面聊聊。”

面对这個时期,秦少言觉得有必要在经典作品上插一手。

秦少言腹诽了几句,就把这事抛在脑后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