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天将军> 第242章 建立神策军,追封李瑄祖父为王

第242章 建立神策军,追封李瑄祖父为王(1 / 5)

几天前,刘晏和杨绾奉命来到多玛的营帐。

李瑄与他们商议关于青海之地的发展计划。

李瑄准备建立青海郡,治所在伏俟城。

河西走廊的祁连山以南,都属于青海郡。

使青海郡与西平郡、张掖郡、酒泉郡、晋昌郡、敦煌郡、九曲郡相连。

青海郡西到香日德地区。

青海东北都是山地无人地带。只是将其纳入版图,人迹罕至。即便如此,李瑄也准备将青海郡划分十三县。

将来一定是人口大郡。整个青海郡的面积,比河西走廊五郡加起来都大。

在九曲、临洮黄河以南的大积石山,建立积石郡,囊括以前的通颊地区,建立笼络城(今玛沁县)为治所。

如此,大唐就完美包围白兰羌。

以后白兰羌不敢对大唐起丝毫异心。

最后就是柏海郡,建立河源、柏海等五县,以柏海为治所。

正好遏制住苏毗与吐蕃的联系之路。

实际上,苏毗已经将吐蕃得罪死,背刺大唐的概率很低。只要有李瑄在,必然会有机会挥师逻些城。

李瑄又与刘晏、杨绾商议将吐谷浑、吐蕃、党项安置在青海哪个地方。

关于军队,需要重新调动。大唐陇右郡的防守区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李瑄上奏李隆基将赤水军重新划归河西节度使。

因为回纥也是敌人,没有赤水军,河西太过薄弱。

另外,河西军还可以直接出阳关、玉门关至西域。

最主要的是,没必要将近十万大军,安置在九曲。

李瑄将哥舒翰的积石军,安置在积石郡的笼络城,将漠门军也安置在积石郡,建立莫门军城。

平夷守捉安置在洮阳郡。

九曲的武宁军(镇西军改)、金天军,暂且不动。

宁边军调遣到原为树敦城的赤水城。

威胜军调集到青海以南。

原本的宁边军城、威胜军城荒废,作为百姓之城。

九曲有武宁军足够。

陇右的白水军调集到青海以北,威戎军调集到青海以东。

这些调动皆是用以管理吐蕃俘虏和吐蕃百姓。

兵马超过一万的安人军,分别驻扎在茶卡盐湖和都兰地区,建立新的安人城。

河源军调到合河(今布哈河)驻扎。

和吐蕃不同,唐军会调集吐蕃武士,配合汉人的工匠,在这些地方建筑坚城。

原本的白水军城、威戎军城、安人军城,荒废成迁徙百姓的城池。

唐军的战略重心,开始向雪域高原移动。

原本唐军的那些戍堡、守捉、军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李瑄最终敲定将陇右节度使的治所搬迁到伏俟城。

临洮军也驻扎在伏俟。

再把军队放置在湟水城,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这样的布置,不是为了苟延残喘的吐蕃,而是为了更容易看管吐谷浑、党项、通颊、吐蕃等民族,甚至是震慑白兰羌国和苏毗国。

绥和守捉,以后会改为振武军,进驻石堡城。

现在石堡城虽然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但却是河湟之地到青海的要道,可以作为监视之用。

陇右其他军如宁塞军、振威军、合川守捉,也都离开宁塞、西平郡。

它们虽然只有五百到一千人,但这种小军、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