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光宗耀明> 第436章 贾问道,狄人杰

第436章 贾问道,狄人杰(1 / 5)

第436章 贾问道,狄人杰

是那笛卡尔吗?

朱常洛看了看他,最显眼的是一个大鼻子,两只眼睛倒挺大,比较奇特的倒是他有一头黑发。

如今有些拘谨地低头站在那,身材很瘦弱的模样。

“请恕罪,陛下。”伽利略已经一口流利的汉话,“是一个安静内敛的孩子,但非常出色,在欧罗巴著名的贵族学校皇家大亨利学院里接受了完整的教育……”

朱常洛也不确定,但是便往试验厅那边走,一路多问了几句,像是对伽利略所收的这个弟子的来历颇为在意。

目前他当然只是伽利略私人所收的弟子,但博研院既然已经如此重要,伽利略又是第一批获授院士的二位异族臣民之一,皇帝在意倒也很正常。

伽利略说了他和笛卡尔的书信来往,也顺便说了笛卡尔为什么会来到这里的过程。

自从朱常洛给了利玛窦一些传教的自由之后,传教士们在东方的传教大业如今虽然在展开,但已经不可避免要适应东方的文化和习俗。

朱常洛并不去管这些细枝末节,反正华夏自有文化传统和文明基因,任何教派到了这里来都会变个模样。

反倒是依托他们的力量,大明与遥远的欧洲一直有这一条联系通道:皇帝对利玛窦主持的教会有明确要求,他们应该以促进学问交流为核心方向,吸引欧洲受到教会压制的研究人才。

实际上很矛盾,毕竟利玛窦也是教会的传教士。但实际上他就已经像是个独立的“教王”一样。难道在东方拥有皇帝的支持,成为一方大主教不香吗?

所以这些都只是私底下实际的默契,表面上利玛窦仍旧是在传教事业上获得了巨大进展的人物,以此为名义,他与欧洲的联系不曾中断,即便大明与葡萄牙先断绝了贸易往来也没有改变这一点——这就是皇帝在一些方面予他便利的好处。

总之大明就像是给了他一个任务清单一般:达到了什么样的绩效,便允许他们教会拥有多少更好的传教便利。

比如最新的巨大便利,就是让他们在南都建立教堂,所有来到南都的教民都由他们辅助管理。

这些就是笛卡尔能在那什么皇家亨利大学院的学习过程当中接触到伽利略的原因。

这一点不奇怪。据伽利略介绍,这孩子命苦,一岁多就没了妈,父亲小有地位很快就再婚,然后笛卡尔就被交由外祖母带大,他父亲只给他金钱上的支持,父子见面极少。当然,不能说不关心,还是把他送到了有名的学校读书。

但这种经历让笛卡尔养成了沉默孤僻的性格,再加上母亲患病去世时他也受到了感染,从小体弱多病,笛卡尔的少年和青年时光都是和书本度过的,涉猎庞杂而思考颇多,以至于他父亲还称呼他为小哲学家。

问题是笛卡尔对所学有些失望,已经看出其中许多论证模棱两可甚至前后矛盾。他的兴趣原先还很广,但现在就只觉得数学是确凿的知识。

有这种感悟,当然是因为目前欧洲这种“知名学校”仍然受到教会的很大控制。看出了其中问题,他自然也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