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了一个攻城的办法,秘密建造了攻城器械。他用这种打趣的方法说出来后,将领的畏难情绪大有减轻,纷纷上前请命
其中也有彭荡仲,他对这个所谓的钩车颇为好奇,他最先说道:“若陛下不弃,我愿意负责此事。”
在场诸人中,齐万年也最欣赏彭荡仲的勇武,也点名道:“荡仲有万夫不当之勇,由你负责最是合适了。”
次日,彭荡仲就见到了这个所谓的钩车。这确实是一件庞然大物,车辆高三丈,宽五丈,装有极厚的木板,如此一来,即使面对晋军的箭雨,车下依然可以藏进三十余人来开动。而他之所以称之为钩车,是因为在车顶中央装有一根可活动的三丈长木,而长木顶端又装有一块巨大的三钩长镰。
可以想象,用这个来进攻泥阳的木棚,只需要把钩车开到泥阳城下,不断地用钩镰去撞击木棚,直至把木棚撞穿卡死。然后车下的人就可以再想办法拖动钩车,几百人一起发力,直接将整个木棚拖拽下城墙,那就可以再次正面攻城了。
齐万年在这里准备了二十辆钩车,又拨给了彭荡仲四千人马,只待雨停,就再次开始攻城。
说来也巧,两日过后,关中的太阳又升起来了,灿烂的阳光照在泥阳大地上,可见此前被刘羡砍伐光的荒原上,又长出了不少灌木与荒草,而钩车的车轮从泥地上滚过,形成了几十道深刻的车辙。
隆隆的战鼓声响起时,彭荡仲令将士们浑身甲胄,就在钩车旁边列阵,随其缓步前进,以此来提防城内的晋军出城袭击钩车。
单辆钩车其实就已经非常巨大,而二十辆钩车同时前进,虽然极为缓慢,但也足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就像什么蛮荒中出现的怪兽一样,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的脚步。
虽然这是曹魏时期就常常会采用的一种攻城器械,但晋军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在胡人手中见到它们。因此,晋军同样也没有什么合适的反制手段,见钩车开进过来,就不断地对其放箭,但肉眼可见,这些钩车的用木极好,箭矢几乎没有什么收效,要么就是在上面打了一个浅坑,要么就是戳立在上面,难以透木而入。
好在泥泞的道路还是拖了足够久的时间,胡人们轮流推了两个多时辰,才把钩车推到泥阳城角。随着“砰”的一声,车头与城墙相撞后,推车的胡人刚松了一口气,后方的胡人横刀一挥,砍断了绑缚着钩镰的绳索,钩镰下方配置的重物顿时下坠,以一股骇然巨力,牵引着钩镰往城上木棚处撞去。
轰的一声!七尺长的钩镰直接透过了木棚,深深卡死在城楼上。底下的胡人见状,皆纵声欢呼。后面的胡人得到命令,纷纷拥挤过来,把粗大的绳索绑在钩车的底座下,两百多人拉着七八条缆绳,将一辆钩车向后拼命拖拽。
从城上看去,拖拽钩车的人们像蚂蚁一样可笑,可蚂蚁的力量让他们笑不出来,因为二十辆钩车一齐发力,立刻令整个城墙上的木棚摇摇欲坠。若真令他们再多拉拽几刻钟,晋人精心建立的木棚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