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据他们所知,崔仁师,包括其他五姓七望的家族,最近一直在想办法营救他们家族的嫡系。
根本不可能如此好心,为准备杀他们子侄的李世民出谋划策。
但事实摆在眼前,即使房玄龄等人对崔仁师的建议满心怀疑,依旧没出言阻止他。
就如此,一场引人惧怕的大蝗灾,就这么被‘轻易’的化解了。
而另一边,从兴唐报馆离开的李承乾,刚回到太子府,孙伏珈就迎了上来。
“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河南道传来蝗灾消息,陛下正召集百官,商议应对之策,您看这该如何是好啊!”
“嗯?”
听到孙伏珈的禀报,李承乾明显的愣了一下,然后在心中估算时间,好像蝗灾确实是这时候发生的,于是笑着安慰孙伏珈道:“孙大人不必紧张,陛下不是召集百官商议了吗?相信百官群策群力,一定能想出应对之策的!”
说完这话,朝身旁的来福招呼道:“来福,让人把马车上的纸搬下来!”
“诺!”
来福应诺一声,立刻带人前去马车了。
而孙伏珈则满脸不解地道:“太子出去这趟,是买纸的?”
“不是啊,这纸不是买的,是拿的,以后太子府的所有公文,包括平时用纸,都去兴唐报馆拿,需要多少拿多少!”
“啊?这”
孙伏珈闻言,不禁满脸诧异,心说太子殿下这么豪横吗?怎么长安随处可见太子殿下的产业,整个太子府一应开销,几乎都没钱,包括每日的餐食,都是外面酒楼按时配送的。
难怪有人说,江陵富甲天下,看来太子殿下在江陵这两年,当真没白待啊!
就在孙伏珈心中感慨不已的时候,却听李承乾又道:“孙大人,我之前让你办的事,办得如何了?”
“嗯?”
孙伏珈愣了一下,然后回忆似的道:“太子殿下说的是,科学院的事?”
“对!”
李承乾点头道:“我想在长安建一座学院,名叫科学院,此学院不招收有才之士,只招收能工巧匠!”
“这”
孙伏珈迟疑了一下,旋即有些不解地道:“朝廷不是有工部吗?太子为何还要建立一个只招收能工巧匠的科学院?”
李承乾笑着解释道:“朝廷的工部,那是掌管朝廷营造工程的府衙,而科学院,那是创新工程的研究院,就好像我父皇做秦王时期的秦王府与天策府,还有弘文馆,秦王府与天策府是对应军事的,弘文馆是商议国策的,都有不同的作用。”
孙伏珈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然后躬身道:“太子殿下是想组建自己的弘文馆,臣明白了!”
“呃,好吧,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快说说你办的咋样了,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建一座科学院?”
“回太子殿下,倒是有一处地方,可以满足您的要求,就是那处地方不好弄,是崔家的地产.”
“崔家?”
李承乾眉头一皱:“怎么又是这群人,他们在长安城的势力也这么大吗?”
“这”
孙伏珈尴尬的咧了咧嘴,苦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改朝换代,大姓不改,势力自然不会弱。“
“像臣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