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90章 亲自押送上路

第90章 亲自押送上路(2 / 3)

微点了点头,随即便挥手带着李玄成、单思南、朱应桢和几十个护卫高手随意上了艘八百料的漕船。

这八百料的漕船还是带风帆的,平时如果顺风,那一个时辰能跑上百里,如果不顺风,那一个时辰就能划十多二十里。

还好,这会儿已经到秋天了,刮的正好是北风,而且他们从大通桥码头去通惠河这一段还是顺流而下,就算漕船拉了很多潞王的财物,速度应该也不会太慢。

他这次出行没搞一点场面,满朝文武他都没叫来一个送行,就是锦衣卫、禁军和京营遍布从东长安门和东华门到大通桥漕运码头的街道两侧。

京城百姓都不知道他出宫了,好多都还在东长安街和十王府街那边围观等着呢。

倒是潞王搞出来的动静有点大,李太后那是带着一大堆太监和宫女赶了过来,又是哭,又是嚎,拉着潞王不肯撒手,一路哭到大通桥漕运码头。

辰时许,朝阳蓬勃而出,大通桥漕运码头也变得通明透亮。

万历见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立马暗暗朝另一艘船上的陆绎使了个眼色。

陆绎当即挥手朗声道:“扬帆,启航,船队出发。”

上百艘八百料漕船的风帆缓缓升起,船队也渐渐离开漕运码头。

李太后又是好一阵哭嚎,四周看热闹的百姓则是嗡嗡的一阵议论,也不知道这太后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万历压根就没去管那个蠢女人。

这个时候他关注的是运河。

他站在十余丈长的漕船船头,迎着朝阳,看着宽阔的通惠河上船来船往,那都不由得暗自感叹古人的伟大。

这通惠河还不算是大运河呢,其宽度大致就是二十丈,也就是六七十米,看上去已经相当的壮观了,挖出这么长这么宽这么深的运河来,都不知道要耗费多大的人力。

船队这会儿等于是顺风顺水,不到半个时辰,通州北运河段便到了。

前面的河道豁然开朗,大小船只也明显变多,北运河的宽度足有上百丈,也就是三四百米,在河岸这边甚至都有点看不清对岸的东西。

那往来的船只看到他们这上千艘漕船组成的船队竟然都习以为常,没有丝毫惊讶之色,由此可见,大运河上的漕船之多。

大明的造船技术其实在洪武朝和永乐朝就已经达到世界之巅了,那时候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就是无敌的存在。

可惜,大明自费武功,放弃了海洋,放弃了继续建造远洋巨舰。

那时候大明就能建造五千料的宝船战舰了,两百年后,大明一千料的福船战舰都没几艘了,八百料的漕船在北运河上都算是顶大的舰船了。

船队一路往南,那是真正的顺风顺水,温榆河和潮白河的推力再加上呼呼的北风,八百料的漕船简直势若奔马,一个时辰上百里都不止。

他们就这么晓行夜宿,一路都没有下船休息,三天时间竟然就赶到了扬州漕运码头。

这里再往西一拐那就是长江主干道了,船队等于是逆流而上,而且风向也不对了,光靠桨来划,笨重的漕船一个时辰最多能划出去十多里,一天能划个百来里就算是不错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