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丁比屯卫正卒都多啊。
屯卫余丁本来就多,毕竟,一家三兄弟、四兄弟那是很常见的,但是,屯卫军户不管几兄弟,能袭承正卒的就一个,剩下都是余丁。
这样光是一代就有可能多出两三个余丁来,再加上余丁也会娶妻生子,那繁衍起来吓死个人,一户屯卫繁衍出十几户乃至几十户军户的都很常见,生得多的一户屯卫繁衍出上百户军户的都有。
万岁爷,只要是屯卫繁衍出来的军户那都是屯卫军籍啊,他们都可以来试试。”
这次他的确是放开了限制,只要是屯卫军籍的,那就能来试试。
没想到,屯卫军户会有这么多。
万历颇有些不解道:“屯卫不是很穷吗,他们怎么养活这么多户人家?”
这个戚继光还是相当了解的,因为他也是屯卫军户出身。
他细细解释道:“万岁爷,屯卫一开始其实不穷,毕竟,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每户屯卫最少都分了五十亩地,一年产出上百石粮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普通人不操练不打仗的时候其实也吃不了多少,特别是老幼妇孺,上百石粮那都够养活十几二十口人了。
所以,一户屯卫繁衍成四五户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再加上屯卫余丁基本不用操练也不用上战场,他们还能开荒乃至找点其他活计贴补家用,所以,五十亩地养活十来户人家并不奇怪。”
这个倒也有道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忍不住好奇道:“你这么说,一户屯卫繁衍出十来户倒也不奇怪,上百户又是怎么来的呢?”
呃,这个。
戚继光犹豫了一下,还是坦言道:“万岁爷,末将刚说的还只是普通屯卫而已,那些世袭百户、千户、指挥佥事、指挥同知、指挥使等等,那分的地更多。
而且,他们还能不断兼并屯田,他们一旦当上正职百户、千户什么的之后,那不兼并屯田的都很罕见。
现在,所有都司卫所基本都只剩下六七成屯卫军户了,那些屯田其实并没有消失,大多那都是被这些有世袭军职的人家给吞了。
这些人家吞了大量屯田之后繁衍出上百军户那自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末将就见过繁衍出来上百户的,那叔伯兄弟简直多的吓人,家主一声吆喝那能叫来两三百壮汉。”
唉,这帮家伙。
万历闻言,不由微微叹息道:“这些屯卫军官还是个大问题,朕都不知道怎么惩处他们好,不惩处好像又不行。”
这些人还是别惩处的好。
戚继光想了想,随即细细解释道:“万岁爷,末将也是世袭屯卫军官出身,对这些人还是比较了解的。
其实,他们大多并不是什么坏人,他们之所以兼并屯田,那也是因为家里人丁太多了,他们不兼并,别人也会兼并。
毕竟,谁又不想家里人丁兴旺呢,大家都这么想,这么一来二去,就养成了这种陋习。
原本,这种世袭屯卫军官家里出来的除非考武举,一般都不会离开当地。
因为他们在当地根深蒂固,势力也不小,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点赚钱的门路来养活一家人。
不过,这次万岁爷这么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