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每隔百里左右修建一个城池堡垒都来不及了,两千多里那也得修建二十来个啊,今年准备的材料也就够修建十来个而已。
如果再收集又或者打造材料,那一个多月时间都不够准备材料的。
也就是说,他现在能考虑的也就是修建十来个小卫城还是修建五个大卫城。
原北平行都司中部、西部和北部加起来其实也就三个卫城。
西面是开平卫,中间是开平左屯卫,北面是全宁卫,总共就这三个,硕大的地方甚至守御千户所都没有一个。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万历盯着地图沉思了一阵便明白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大明足够强大。
那时候是大明征讨北虏,不是北虏入寇大明。
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北征了十多次那就是为了消灭北虏的有生力量。
那时候的北虏压根就不敢攻打大明的卫城。
北虏若是来攻打大明的卫城,大明的骑兵一两天就能赶到支援,紧接着便是步卒。
那时候的北虏根本不可能在一两天时间攻下一座大明的卫城,他们来反攻大明那就是找死。
所以,原来硕大的北平行都司西部、中部和北部总共就三座卫城,其他卫城都集中在冬天寒风较小的燕山河谷里面。
那时候的大明就是这么的强大,北虏压根就不敢来打。
现在其实也差不多了,京营骑兵数量比北虏任何势力的骑兵都多。
北虏若是敢来攻打他们的卫城那也跟找死没什么区别,一两天攻不下,那就等着神武营铁骑来收拾吧。
他又盯着地图看了一阵,随即便问道:“元敬,我们从朵颜三卫俘虏的战马有没有四万匹?”
这个。
戚继光回想道:“应该勉强能凑够四万匹。”
那神武营十二万将士全部有战马了,十二万骑兵,北虏谁来谁死!
万历盯着地图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我们就修建五座大卫城吧,拉木伦河到燕山河谷这一片东南西北中各一座。
南面的大宁卫、西面的开平卫、北面的全宁卫和中间的开平左屯卫都在原址上修建,这样我们还能借到一点城墙的墙基。
这些卫城虽然都已经被北虏给拆干净了,但北虏不可能去挖墙基脚,大宁卫和开平卫就在原来的墙基上修建就行了,全宁卫、开平左屯卫原来的卫城也能作为一边城门的瓮城。
另外,我们再在落马河和老哈河交汇处修建一座开平右屯卫就行了,这样一来五座卫城之间的距离都不到五百里,骑兵支援一天可至。
我们就把神武营骑兵屯驻在全宁卫、开平卫、开平左屯卫和开平右屯卫,每座卫城屯驻三万骑兵。
这样就算北虏打过来也不用担心,我们一天就可以调集三万甚至六万骑兵增援,两天时间,神武营十二万骑兵就可以齐聚。”
说实话,如果没有足够的骑兵,这么修建卫城那就没什么用,每座卫城之间相距四五百里,北虏骑兵那是想怎么穿插怎么穿插。
不过,这会儿他们的骑兵已经够多了,北虏骑兵敢跑进来,那就等着被围歼吧。
戚继光闻言,缓缓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