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巨大沙洲。
那边的作坊如果全部修建起来,二十万匠户那都不够。
所以,他想趁着这个机会把大明两京十三省所有匠户全部征召起来,把匠户制度都改一改。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刚把奏折处理完,便把内阁首辅沈鲤、定国公徐文璧、成国公朱应桢、英国公张元功、魏国公世子徐维志、国丈王伟、国丈张榛、国丈郑大年、李建中、万邦忠、周丹泉等等,全部召集到摆放地图的偏殿之中。
这些人也早就接到他的通知,今天早上要议事,所以早早便赶过来等着了。
他一声招呼,这些人便全到了。
这次他招来的人着实不少,大家都还不知道他这是要干什么呢。
他也不啰嗦,众人围着大条桌站好之后,他便指着地图道:“仲化,你行文工部,让他们把大明两京十三省还在地方上的匠户全部征召到新洲来。
我们把匠户制度改一改,以后匠户不用服劳役,只需在我们开办的作坊和工厂里干活就行。
而且,我们给开工钱,一个月最少一两银子一石粮,具体多少看他们自己的本事,我们按件或者按工价给他们开工钱,干的越多,工钱越多。”
啊?
沈鲤闻言,不由得吃惊道:“万岁爷,微臣斗胆,全部征召一个不剩吗?”
万历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对,全部征召,一个不剩,所有匠户必须全部集中到我们开的作坊和工厂又或者工部下属的工厂里干活,不准再留在地方上了。”
这样恐怕不行啊。
沈鲤小心的解释道:“万岁爷,匠户之所以留在地方上那是有原因的啊,因为地方上离不开他们。
比如木匠,地方上所有人家的家什乃至门窗都靠他们来做啊,又比如铁匠,地方上所有的农具和日常用的铁器都靠他们来打造啊。
如果我们把地方上所有匠户全部征召到我们开的作坊和工厂里来了,那地方上的百姓会缺很多东西用啊。”
这个就不是问题。
万历直接对国丈张榛道:“张国丈,我们组建个万盛堂商号,以后老百姓所需的日常用品都由万盛堂商号来贩卖。”
啊?
国丈张榛闻言,那也不由得吃惊道:“万岁爷恕罪,老百姓的日常用品种类太多了,微臣怕准备不过来啊。”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细细解释道:“以后你不用管生产的问题了,你就管贩卖,不管大明两京十三省的还是海外的。
至于生产,我们组建类似万盛堂药号的商号来做,比如,万盛堂布庄,万盛堂钢铁、万盛堂造船、万盛堂茶叶、万盛堂绸缎庄、万盛堂陶瓷、万盛堂煤炭、万盛堂武器装备等等。
今天朕招大家来就是为了商议这个,我们得组建各类商号,指定专人负责,把所有的匠户和资源都调配好,把所有要用到的东西都造出来。”
众人闻言,不由恍然点了点头。
万岁爷原来是想做大生意,这天下最大最全的生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