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南洋1931,从猪仔到巨枭> 第245章 回程在即,大阪或者名古屋也要加入南盟?

第245章 回程在即,大阪或者名古屋也要加入南盟?(3 / 8)

啊,妥妥的皇家珍藏,哪个唐朝皇帝会这么不靠谱,将其赏赐给倭奴呢?

不管是怎么来的吧,合法也好不合法的也好,反正现在是郑毅的了,这倒也未尝不算是物归原主。

“吉田先生,有心了,这份临别赠礼,我很喜欢。”将东西收好,郑毅心满意足地对吉田点头道。

吉田的脸色当然是不太好的,甚至可以用很难看来形容,这幅丧乱帖虽然不太可能是什么遣唐使弄来的,但早于日军侵华却是肯定的,也确是日本国宝。(大概率是光绪在戊戌变法阶段送给日本的礼物)

他身为日本老大,却将日本国宝拱手送人,这怎么看都是堪称国耻的。

可这东西是郑毅亲自跟他开口讨要,他能有什么办法呢?不给么?

南盟在日本可是有十万驻军的。

“郑先生喜欢就好,其实,中日友谊,一直以来都是源远流长,我们动静的旧城至今还叫大唐城,还有着许多的大唐,大宋风格的中国建筑。”

“将时间的尺度放得更长一些,和平交流,才是中日之间的主流啊,这幅丧乱帖,就是中日千年以来,友谊的见证啊。”

郑毅点了点头,对此倒是也不置可否。

心里却是忍不住想:【这东西,我是要还回国内,还是自己留着呢?要是自己留着,到底算公家的,也弄个博物馆对外展览,还是当自己的私人珍藏,留着当传家宝呢?】

却是一时之间也没了主意。

将这幅书圣的至宝放下,办公室内却是同样摆满了其他来自于中国的奇珍异宝。

战果时代的“金银错狩猎纹铜镜”,商代的“双羊尊”,唐梁令瓒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宋徽宗的《四季图》,宋李公麟的《维摩天女像》,宋李迪的《红白芙蓉图》,佛教珍宝《十六罗汉图》《开宝大藏经》,北宋的汝窑,南宋的官窑,等等等等,明清时代的普通官窑器皿书画甚至都没有资格在郑毅的办公室出现。

全都是日本各大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现在则全都归了郑毅。

几个大型的博物馆内,陈列的中国文物总数超过了10万件,郑毅是一定都要带走的。

都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英国博物馆出来,可是大英博物馆如果要和东京帝国博物馆相比,算个屁啊!

日本人不但抢的比英国人多,而且客观来说,日本人也比英国人识货啊。

尤其是字画类作品,日本人保存的要比英国人好太多了。

这些都还是让吉田给他送来的,也即是所谓的传承有序的,在各大博物馆中公然展出的东西,大多都是侵华战争之前,在清末和民国军阀混战期间通过各种手段,按日本人的说法是合法流入日本的东西。

至于侵华战争之后,那日本掠夺的文物就已经没数了,仅日本人自己统计就超过了360万件。

中国文物在海外保有量最多的国家一定是日本,甚至其他的所有外国加一块也比不上日本的一个零头的。

说话间,赵春树却是到了,没等进门,就大声地嚷嚷:“郑爷,这段时间俺们收上来的中国古董都给您装船了,嘿嘿,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