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数量骤减,被迫开始星际移民;
大量星际飞船带着人类飞出太阳系,前往外太空新发现的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每艘飞船都至少载着五千人,还全都在休眠仓里处于“冻结”状态,在智能系统导航下,飞往新家园;
漫漫星空路,一走就是百年.
“我也就是想想,做还得看伱们的,怎么样?能做吗?”
虽然《太空旅客》看似背景没有《火星救援》那么宏大,但星际航行,无疑对科学技术的要求更高。
剧本里的宇宙飞船,要求能装下五千人,同时还有休眠舱、星际智能导航系统、飞船内部动能模块、动力系统等不少设备和模型,这些都需要航科工提供技术支持。
尽管不要求实际运用,但设计也得符合科学逻辑,有完整的理论支撑。
以魏晋那少得可怜的知识,是真怕对方来一句,天方夜谭。
几位航科工的工程师没有立马回复,反而是看着手中的简要说明,一个个都带着兴奋,几人互相讨论一番后,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唔只要不是要求能实际应用,仅从设计上来说,问题不大”
一上午的时间,航科工的团队,给出了准确的答复,他们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设计稿。
——
星美和橙天达成共识,发挥出来的能量还是很大的。
没几天,网上便出现了很多的文章,讲述了《南京》自立项以来,经历的挫折。
先是剧本不过审,然后投资方撤资,最后好不容易拿到公映许可证,又遭遇山河院线不予上映,以及山河传媒临时定档两部电影前后狙击。
一时间,魏晋打压北电校友,控制院线欺压《南京》的事情,在网上的热度前所未有之高。
在某些有心人的刻意引导下,还真有不少网友被忽悠,甚至还有不少所谓的专家跳出来,指责魏晋行事过分霸道,呼吁大家抵制山河传媒。
对此,山河传媒公关部,直接发布信息,公开回应:
首先,电影档期是所有出品方的自由选择,没道理《南京》定档了,其他人就不能选择这个档期,真要是这样,那到底是谁更霸道?
其次,山河院线选择放映什么电影,这是商业行为,谈不上打压,难道不和陆钏合作,就是在打压他?
最后,《南京》立场不正,替敌人说话,企图让观众和解、遗忘这段历史,这样的电影就不该面世,呼吁广大华夏儿女不要进入影院,这样的电影,票房每多一块钱,都是对抗战英烈的侮辱。
公关部的操作,还真就扭转了不少风评,网友们大多数是真不知道《南京》讲述的故事,还真信了陆钏献礼片的说法。
现在了解原委之后,纷纷调转枪头,指责陆钏,甚至有人喊出了“陆太郎”的名号,称他是当代“汉奸”,不过到底是把《南京》炒热了。
不过这股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太空旅客》的剧本过审了。
相比于陆钏和《南京》,媒体自然更愿意追逐魏晋的新闻,甚至媒体的反应比魏晋本人还要快的多。
“山河传媒最新电影,《太空旅客》过审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