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何时服过谁?刚来的时候就是愣头青一个,横冲直撞的,没少给他惹麻烦。
正是因为王所长的这些举动,研究所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科研人才。有些人直接升迁到中央其他岗位,参与最前沿的核心工程研发。
在这方面,王所长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细致。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有人负责破译,有人负责扫尾,有人负责记录,还有人灵活机动,随时支援需要的地方。王所长则负责统筹全局,监管各个环节,确保没有遗漏。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以前习惯用书本上的那种编码方式,虽然繁琐但不容易出错。”一个团队成员恍然大悟。
长时间盯着屏幕工作,眼睛容易疲劳,除了必要的食补外,研究所还安排了专门的理疗师和按摩师为他们服务。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平时即使是模拟比赛,也不可能费那么大代价去构建这种级别的框架。”另一个人解释道。
相对而言,勋章和表扬这种荣誉更让他们心动和向往。
王所长甚至把这次行动变成了一次教学机会。他在检查工作的同时,还不忘指出团队成员的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比如某个代码写得不够简洁明了,换一种方式效果会更好;在破译时选择这种编程方式不如另一种更直接有效。
“别吹了,快去工作吧!臭小子们,少贫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背后里怎么称呼我!”王所长无奈地摇摇头说道。
因此,如果说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第二阶段便是精准施策,目标清晰且直接。
每一天,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工作量要完成,到了收工的时候,还会组织一场简短的经验交流会,大家一起剖析当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去操作。
到了第二天,王所长会根据前一天的进度,制定出新的小目标并下发给大家。
如此一来,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每一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当完成一个小目标时,他们的内心都会涌起一股特别的满足感。
而王所长分配的任务总是那么恰到好处,既不会简单到让他们觉得乏味,任务量也绝不少,但又刚好在他们的能力极限边缘。(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