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门口对高风说道,“当时的实验室条件远没有现在这么好,但不妨碍优秀的人做出伟大的成果。”
“高风,伱就是这样的人。”
“不,不,您的夸赞我实在是承受不起。”高风赶紧回道。
“真的,你这个年龄能取得这样的成果简直是出乎我的意料。”尽管普兰培迪教授知道高风的年纪,但当对方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还是感受到了很大震动。
“我跟一样大的时候还在读博士。”普兰培迪教授回想了一下,那时候他已经小有名气。当然肯定是跟高风是没法相比的。
“这所学校一共诞生了八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我会带你拜访其中的一位。”
“看来普兰培迪教授的人缘不行啊。”一旁的李友良小声的说道,“八个人呢,就一个跟他关系好。”
“并不是。”普兰培迪教授说道,他竟然是听得懂中文的,这让李友良极其尴尬。
宾夕法尼亚大学拥有大量不同种族与文化背景的学生。2013年,其中录取的新生里有43%为亚洲裔,西班牙裔,非洲裔或印第安人。在校学生中女生占53%。
2013年有6,428名国际学生提出本科入学申请,其中429名获得录取。在本科一年级新生中有13%是国际学生,在这些国际学生中,43%来自亚洲。
这也是普兰培迪教授能听懂中文的原因。
“其他的人咱们现在可见不到。”他解释道。
“为什么啊?”李友良纳闷道。
“因为他们都已经死了。”普兰培迪教授说。
他们一会儿要拜访的是史坦利·布鲁希纳教授,布鲁希纳出生于1942年,在1968年拿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72年,布鲁希纳收治了一位患有克雅氏病的女性患者——这是他第一次与“神秘病原”碰面。
这种诡异的病原体让布鲁希纳感到十分惊讶,他决心揭开这种病原体的真实面目,去破译它的分子结构。
布鲁希纳用2年时间研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相关文献,并于1974年建立实验室,准备从羊瘙痒症入手研究“神秘病原”。然而,这类病原的研究十分棘手,技术门槛高,试验周期冗长,且要消耗巨额经费。
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史坦利·布鲁希纳教授。
这项殊荣是肯定布鲁希纳教授在研究引起人类脑神经退化而成痴呆的古兹菲德·雅各氏病病原体的贡献。表彰其发现了朊蛋白,并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布鲁希纳教授今年已经73岁了,不过精神看起来还好。
“普兰培迪,你知道的,我现在已经远离医学研究很久了。”布鲁希纳教授示意几人坐下,“你现在来找我可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他看了一眼高风,眼神中透露着惊奇,“小伙子,你是日本人吗?”
“我是华国人。”高风说道。
“真是不好意思。”布鲁希纳教授说道,“你知道的,日本在医学方面还是.”
这的确是事实,小岛子虽然人品不行,但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