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日本攻势,注意齐国动向,若齐国大规模动兵,那就从海面上攻齐吧!”
说到大和民族,姬衍突然就想起了海军施琅,又想起了齐国。
齐王吕源,可不是什么好惹的货色啊!
如今朝鲜军、戍北军镇守北方,戍南军、勇毅军镇守南方。
北方防线九万人,南方防线四万人。西面是战场,韩信、乐毅、李靖部队都在哪儿就不用提了,东边儿是大海,更不用提。
姬衍眼下可以调动的部队,也就只有常山军、孤竹军(梁山军)以及海军了。
齐国动向不明,但为了防止齐国对大燕下手,姬衍还是命令海军停止在日本的战争,警惕齐国。
日本丢了也就丢了,反正也能占回来。要是齐国一路打进蓟城,那就算全完了。
“召孤竹军往晋东,运输粮草并参与晋东战役!”姬衍皱了皱眉头,最终下定了自己的决心,“另传诏常山军,抵达蓟城,代替孤竹军拱卫蓟城!”
对于这个调令,姬衍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孤竹军人数有三万人,虽杯水车薪,但也小范围弥补了李靖军中中低层将领的不足,可以更有效的防御。
而常山军只有一万五千人,主将高长恭,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姬衍决定把他调到蓟城待命。
对于姬衍而言,如果南北西三路同时被破,那么蓟城留三万和一万五千是一个样的,还不如把常山军调到蓟城来,看南北西三面哪里需要支援就把他派往哪里。
“老奴领旨。”
魏忠贤这五年来,尽心竭力地为姬衍做事,而且忠诚度也慢慢提升到了+3级,这让姬衍开始逐步放权了。
姬衍很信任魏忠贤,也不能说姬衍很信任,各朝各代有能力的帝王其实都很信任宦官。
宦官的地位是皇帝给的,因此他们可做不到谋害的举动。
当然,一些脑残皇帝除外。
姬衍有系统,自诩与历史上那些千古明君差别不大,所以才敢相信魏忠贤。
“此事结束后,是该让魏忠贤接管东厂了.....”
......
“出发!”
得到调令后,狄青毫不犹豫,扬起旗帜,率军出发。
一旁的副将卢俊义犹豫一会儿,开口道:“将军,是否要调回林冲兄弟?”
“调吧,离职五年,我到要看看林冲将军的本领有什么变化。”狄青笑了笑,开口道。
卢俊义在这五年的时间里,知道了自己的确不是当主将的料子后,便尽心尽力的辅佐狄青,成为狄青最可靠的二把手。
卢俊义也想争一个锦绣前程来光宗耀祖,他最大的愿望便是侯爵。
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