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明末振兴方略> 第130章 至关重要的力量

第130章 至关重要的力量(1 / 6)

第130章 至关重要的力量

何腾蛟之后,朱慈烺又将马士秀和张煌言召到了面前,向两人强调了左镇五营的练兵和各项军务,特别是剿匪平乱时的军纪问题。

他这次领兵前往长沙,基本上将左镇五营的骨干和精锐力量全部带走了,只留下了各营的部分基层军官,这正是马士秀和张煌言整顿各营兵马,收拢军心的大好机会。

除此之外,朱慈烺还留下了一千殿前军将士,以确保张煌言拥有足够的人手,能够迅速在左镇各营中组建起各司和教导队的基本框架,奠定改造的基础。

朱慈烺现在最缺的就是干部,而“讲武堂”其实就是他另辟蹊径,培养军政干部的载体,科考虽然说可以改革,但却不可能直接改得面目全非。

这得一步步来,短则五年,长则十年,还得伴随着一场场军事上的胜利,以确保朱慈烺在改革的关键时刻,能够压倒朝堂内外的反对者。

否则,天下的士绅一定会联合起来反对,即便是朝中的官员们,也必定拒不配合,从中作梗。

朱慈烺不能把他们全都推向鞑子那边,更何况,这天下万千事,靠孤家寡人是办不成的!

当然,赣北的左镇五营改造,其实只能算是殿前军的简化版,大明当前的财力物力有限,朱慈烺只要求这支兵马能守住防线,并不期待后者能主动出击,打退八旗主力,收复失地。

这其实也是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差别,在确保自己能够完全掌握各方局势之前,朱慈烺当然不可能容忍还有比殿前军和京营更强悍的兵马。

在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一封封诏令随即从九江府城的临时行宫中发出,左梦庚,马进忠,金声桓,徐勇,李国英等人接旨后,虽然有所迟疑,担心自己留下的其他兵马,但也全都不敢有任何懈怠,立马召集兵马。

其中,王允成还被特召,领麾下骑兵营随驾最先出发,马进忠知道这是他们戴罪立功的大好机会,当即将自己麾下的骑兵,也分出了一半,让王允成一同带去护驾。

而马进忠一卷起来,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加快集结大军的速度,甚至袁继咸调拨的大军粮草和辎重,都还没启程。

从九江经萍乡-醴陵一线,前往长沙,粮草自然是行军途中的地方州府供应,而随军的辎重,则完全可以依托鄱阳湖,赣江,袁江运输,然后在袁州府城外的码头卸下,召集民夫将这些辎重运过武功山北面余脉,然后便能经由溧水,湘江,运到长沙府城。

这其中,最困难的便是翻越山岭,所需的骡马人力倒还在其次,翻山越岭耗费的时间,才是最要紧的,朱慈烺现在必须以最快速度领着大军赶往长沙,占到先机。

因此,这就需要袁继咸提前在萍乡各地征集民夫,以便能日夜不停,以最快速度,将辎重运到萍乡。

堵胤锡早就在长沙府备好了粮草,但湖南经过前些年席卷全省的大乱,州府武库中剩余的武器在装备完数万卫戍军之后,已经不足。

不仅如此,这些武器的质量和规格,并不足以装备野战军,朱慈烺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