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另一战场的反攻
“博洛还真是胆小如鼠啊,领着那么多兵马北上,居然只敢龟缩在襄阳城中,看着那些尼堪为祸郧阳,不管不顾!”
道人矶附近的满清大营,多尔衮的中军大帐内,谭泰看到多尔衮的脸色不对,怒骂之后,当即又请命道:
“摄政王,末将请兵北上,定为大清,擒杀王氏兄弟,将那些叛徒,全部碎尸万段!”
博洛在收到郧阳王氏兄弟造反的消息之后,便立刻派塘马,八百里加急,将军报传到了多尔衮的手中,多铎,谭泰等一众满清大将,也随之得知了这一噩耗。
多尔衮原本还在分化拉拢军中的反对派,想要组织兵马准备进攻岳州,经过一番杀鸡儆猴,马上就要大功告成了。
毕竟,博洛调走之后,多铎独木难支,原本还犹豫不决的许多满洲亲贵,见势不妙,纷纷转而支持多尔衮,多铎很快就撑不住了。
但随着博洛一刻不敢耽误,将郧阳陷落的消息传来,便是多尔衮自己,也知道如此局势下,他集中兵马围攻岳州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这不单单是指清军在抽调兵马北上之后,已经没有实力一面围攻岳州,一面维持粮道,影响更大的是满清军中,各旗将领的决心,多铎毫无疑问将会获得史无前例的支持。
满清军中,从来都不是铁桶一块,各旗之间的利益纠葛,此时依旧十分严重,多尔衮若是想要获得持续的支持,就必须恩威并施。
但恩威并施的前提是他能在战场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才是一切政治行动的基础。否则,多尔衮必然会遭到无数的反对。
“这也不能全怪博洛,明帝如此阴险,此番王氏兄弟造反,谁知道郧阳城附近是不是埋伏了大队明军,若是贸然北上,平乱不成,很有可能还要再遭重创。”
多铎当即出言道,他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博洛,更是为了塑造自己庇护手下人的光辉形象,这也是作为政治领头羊的基本素质。
“郧阳城原本就易守难攻,从襄阳北上,一路山高水阻,更不用说现在这个鬼天气,博洛短期内不可能打造得了多少攻城器械,仓惶之间领兵北上,有何意义?”
“豫亲王,你”谭泰欲言又止,余光偷偷瞥了一眼多尔衮,话到嘴边,但最终还是又咽了回去。
“行了,都别吵了!”多尔衮也终于开口,多铎要护着博洛,他自然也要护着谭泰,否则人心散得更快。
“摄政王,明帝已经在郧阳得手,接下来一定会不惜代价,袭扰咱们的粮道,仅凭博洛带走的那点兵马,恐怕是防不胜防。”多铎根本不打算让多尔衮喘口气,当即又道。
“明军没那么大本事,博洛如果真的用心做事,明军绝对不敢轻易由郧阳南下。”多尔衮摇头否定道。
“但襄阳始终岌岌可危,若是明帝再来一次奇袭,后果不堪设想。”这个时候,尼堪也开口劝说起了多尔衮。
“我大军若继续在岳州徘徊,到时候恐怕很难迅速北上增援襄阳,别说是襄阳了,即便是荆州,恐怕也难在两日之内,迅速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