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此刻再去辩解或计较,只会显得自己心胸狭隘。
眼下最重要的,是顺着朱慈烺的安排,让局势保持稳定,避免内部矛盾扩大。
他面色不改,拱手回应:
“马将军言重了。此战能克敌制胜,靠的是全军将士的齐心协力,岂是某一人之功?
更何况,马将军麾下神勇,早已为诸军所仰慕。若非你东侧营地坚守有力,末将这点计策又怎能奏效?”
两人的交锋隐隐透着几分较量,但场面上却并无破绽,反倒让帐中的气氛缓和了几分。
朱慈烺看在眼里,心中暗自点头。
这样的对话虽然带着几分试探与较劲,但无论是马宝还是张煌言,都在极力维护当前的军中格局,没有越矩,也没有生乱。
朱慈烺轻轻一笑,摆了摆手:
“好了,既然众将都心知肚明,朕也不多说了。此战初捷,固然可喜,但后续还有许多硬仗要打。
朕希望你们能以大局为重,精诚合作,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臣等谨遵陛下圣训!”众将齐声应道,帐中气氛顿时一片肃然。
“嗯……”朱慈烺缓缓点头,目光环视众将,随后语气沉稳地说道:
“此战的首功,非玄著莫属,这是毫无疑问的。
其次,便是朕的御营将士们,他们浴血奋战,方才稳定了局势,若非如此,恐怕战局早已失控。
至于马宝,你此战表现亦极为出色。林昌峰、高杰等人也在关键时刻及时率军增援,各位将士都功不可没。”
说到这里,朱慈烺语气稍顿,目光略显深邃,似是在沉思接下来的布置。
经过这场战斗,他对马宝的军事能力愈发信任。
而马宝在大军中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
那些此前对马宝抱有疑虑的声音,此战过后恐怕很快会销声匿迹。
战场无声胜有声,马宝用实际表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然而,叙功归叙功,朱慈烺的心中极为清楚,这场胜利的背后并不轻松,也远未达到理想中的无懈可击。
他明白,此战固然彰显了麾下大军的战力,但面对同样训练有素的清军精锐,真正的胜因却是数倍兵力优势。
如果双方兵力势均力敌,恐怕绝不会如此顺利取胜,即便如此,这场战斗也并未显得“轻松”二字可言。
据战后的初步统计,此战明军以近三千人的伤亡,歼灭了清军四千余人,而撤回盖州城的清军中仍有近千伤兵。
这个交换比例,放在明军占据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实在算不上理想。
这无疑暴露出明军战斗力上的短板,尽管这批新兵已初步展现出韧性和纪律,但与清军精锐交战后,朱慈烺愈发意识到,这支军队距离真正的野战无敌尚有一段距离。
他心中清楚,只有当这些士兵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逐步成长,经历数场血与火的磨砺后,方能成为一支所向披靡的铁军。
然而,现实的局势并不容他等待太久。
此刻,盖州城的战况已呈胶着状态,尽管清军士气因这一战而遭受重创,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但他们仍然保有至少三四千精锐。
而朱慈烺的明军,虽占据外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