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晕,暗想着:“这事儿可不能让大爷晓得了,否则我又会很臊了。”
她轻轻合上了雕木箱,仿佛将羞涩与甜蜜悄悄藏进了心底。
……
……
翌日,三月十二。
傍晚,天色昏暗,大雨倾盆而下,密密匝匝地笼罩着整个神京城。
坐落于东安门外帅府胡同的忠怡王府,巍然矗立在大雨中,朱门高墙,气势恢宏。雨水顺着琉璃瓦流淌而下,汇成一道道细流,仿佛为这座王府披上了晶莹的珠帘。府门前的石狮在雨中显得格外威严,目光如炬,仿佛在审视着每一个靠近的人。
一辆马车缓缓停在王府之外,车帘掀开,贺赟与姜念先后下车。姜念撑着一把青布伞,贺赟撑着一把黑布伞,伞面上雨水滑落。
这已是贺赟第三次来到忠怡王府,姜念则是第一次来。
姜念将青布伞往上撑了撑,仔细望了望那高耸的王府大门,眼神深邃如周围的雨幕。
随即,两人朝着那大门走去。
姜念是特意选在傍晚过来的,因这时候忠怡亲王可能在王府。
果然,忠怡亲王在。
姜念与贺赟静静等候了片刻,王府一等护卫鲍彦便亲自来迎,面带微笑,拱手道:“念哥儿,王爷召见。”
姜念跟随鲍彦,冒着大雨,伴着雨声,逶迤来至一座清幽的书房。
因天色昏暗,书房的暖阁里已是灯火通明。火光照亮着奢华的陈设,书架上摆满古籍珍本,墙上挂着名家字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檀香。
忠怡亲王正独坐在暖阁中伏案忙碌,清瘦的脸上透着威严与疲惫,手中的毛笔在飞快地书写着。
不愧是事务繁冗、重担在身的十三王爷。
鲍彦轻轻叩门,听到里头传出“进来”的回话,才轻启房门,低声道:“王爷,姜念来了。”
忠怡亲王抬起头:“叫他进来。”
鲍彦将姜念领进书房,他则恭敬地退下,轻轻关上了房门。
姜念忙对忠怡亲王行礼,因他是来王府求见忠怡亲王,行的是跪安礼,以展现礼敬。
礼毕,忠怡亲王看着姜念,唇角勾起了玩味的笑意:“念哥儿今日来我这王府,所为何事啊?”
姜念神色恭敬,却直截了当地说道:“王爷,我意欲考下月的恩科顺天府乡试!”
忠怡亲王登时被这句话惊得目瞪口呆:“……”
……
……
据姜念分析判断,若他自己不努力争取,估计几年内泰顺帝都不会赐他官职,不会让他迈入朝堂,至于几年后会不会,也是未知。
而他想尽快迈入朝堂当官!
思来想去,他决定考科举。
这个时代,科举是正道。
而他的读书功底已不差,加上非凡的记忆力,再加上气运,对他而言,科举考出好成绩,真的不难。
因泰顺帝登基,已下旨今年开设恩科,礼部遵旨议定,今年四月举行恩科乡试,九月举行恩科会试,十月二十七日举行恩科殿试。
今日已是三月十二,距离四月恩科乡试仅剩一个月了。
如果顺利,姜念下月便能考中举人,如果更顺利,今年十月他便能考中进士……
如果不顺利,他下月没考中举人,那就等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