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严嵩和严世蕃父子,徐阶的内心还是很欣慰的。
首先徐阶认为自己足够的小心谨慎,而且在做事做人方面也都是滴水不漏的,即便是未来某些事情做得不尽如人意,也会有一帮迷信他道德品质的人,为他辩解。
而且还有他的儿子徐璠的个性也比较老实谦虚,不似严世蕃那般目中无人,这在无形之中也算是为徐家的将来上一层安全的保护色。
所以在看到自己比起严世蕃虽然废了一些,但在徐阶的心里还是欣慰的。
徐阶道:“等把陛下的宫殿完成之后,你就找个理由辞官回家吧,家里面也不能没人看着。”
徐璠听到老爹这么一说,顿时也不理解了。
“为什么?”
显然徐璠也是有个当小阁老的梦想,他不能就这么离开了京师。
但是徐阶接下来的话,就把徐璠给干沉默了。
徐阶道:“树大招风呀,严阁老的老迈了,严世蕃还是如此不知进退,不知与人友善,他这是在为严家的将来招灾。而且你现在的官职也已经是顶到天,不可能再进了一步了,即便是留在将来还留在京师,也无法复制严世蕃的路子,随为父一起入值内阁。”
“现在为父年纪也不小了,家里的事情这么多年也未曾分心去关注过,倘若为父将来某一天也要告老了,但是家里却没有一个主事的人一直打理着,那么我们的徐家的未来可怎么办?”
徐璠听着这些话,他虽然还想抗争两句,但他也明白这是事实。
若是他老爹没能成功接班严嵩,或是接班没多久就被打发回家了,到时候徐家要权势没权势,要基业没基业,未来的日子可就真的要艰难了。
所以,当今最明智的选择,还是在关键的时刻急流勇退,回到家乡,为徐家的将来打下基础。
如此一来方为上策!
徐璠对着老爹徐阶躬身一拜,“儿子明白。”
徐阶看着懂事的孩儿,心里也觉得这是委屈了他了。
徐阶道:“璠儿,这也是为父不得已的决定。如今陛下虽在深宫不见百官,以修玄为名而操独治,但天下哪有长生之人?细算起来陛下今年也有五十六岁了,这样的寿数放在历代天子之中,都已经算是不得了的高寿了。”
“而且裕王也渐渐有人主之相,所行所思亦非是普通之君所能比拟,由此可见,在陛下之后,我大明的下一任天子,依然还是一位强势之君。”
“在强势之君的治下,强臣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所以为父的将来也不可能像严嵩那么好运,能被陛下赏识一二十年,像一个不倒翁一样在内阁里面巍然不动。”
“因此我们必须要早做准备,未雨绸缪,将我们徐家的将来都安排好。而且你也不用担心未来会如何变化,张居正他现在在裕王府中也得赏识重用,将来位列台阁也是早晚之事。”
“所以,只要我们徐家不犯严世蕃那样的错误,不干危害社稷的蠢事,富贵个几代人,也是没有问题的。”
徐阶这番话说的也是真情实意,让徐璠没有一点再委屈的心态。
他也知道他老爹能跟他这么推心置腹的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