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口不再言语的样子,心知,就在这里待再长的时间,也是枉然,故此六耳猕猴朝着虎力拱了拱手,然后一跃离去。
看着那六耳猕猴的背影,虎力心中不禁的有些感慨,混世四猴命运多舛,先是袁洪身陨上了封神榜,后有六耳猕猴和灵明石猴争锋,即使跟脚再深,也要屈从于天道啊!
虎力是看中这六耳猕猴的天赋,想要救他一命,然后收起为徒,或者是收服对方,让对方为自己效力,即使虎力进入了截教,修为也并不算高深。
有道是有人的地方便是有江湖,有句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若是进入上清一脉,有这六耳猕猴护道,那么就算是在截教,也有一个强援。
不过此时的虎力知道,若是直接跟对方说,让其成为自己的徒弟,或者是随从,怕是对方会直接跟他翻脸,只要到六耳猕猴走上绝路的时候,才能归顺虎力。
这六耳猕猴的耳朵神通,已经不下于那顺风耳,而且在某些方面,还犹有过之,若是有他的相助,到时候再有人要计算自己,那就看看能不能逃过六耳猕猴的耳朵。
不过现在唯一忧虑的便是道祖当年传下的那句话“法不传六耳”,不过虎力感觉,这句话不可能只是字面上的意思。
六耳猕猴当年也而不过只有一点微末的道行,怎么值得道祖这么针对?
虎力更加倾向于,在紫霄宫听道的众多高手,心中也大概知道道祖不会如此针对区区一个六耳猕猴,但是却是为了谨慎起见,对于跟道祖的关系,没有人愿意冒哪怕是一丝丝的风险,得罪道祖。
而且虎力看到六耳猕猴的一身本领,跟孙悟空如出一辙,虎力对其法术的由来,已经隐隐有猜测,既然那位都敢透漏给六耳猕猴神通和法术,那么就证明,六耳猕猴并非是道祖针对之人。
六耳猕猴的远去之后,虎力在东海之上站了很久,既然这三仙岛是寻找不到了,那虎力便也不强求,反正不就是四十年嘛,虎力觉得自己还是可以等得。
虎力仔细回想他在后世看的西游记原本,思考着现在唐三藏既然到底到了什么地方,在这西游的路上,有几位上清一脉的高手,虎力现在非常想要去看看。
要说截教被渡化到西方的高手,只有几人的运气比较差,如那金光仙,虬首仙,以及那灵牙仙,他们被佛门的四大士之中的观音菩萨、普贤真人以及文殊菩萨等人抓为坐骑。
而且最惨的是,这几人被打回原形,让他们以妖族额面目示人之外,还把他们几个的“跟”给断了。
虽然虎力知道,到了一定的境界,就算断肢重新也不在话下,可是那四大士既然如此做,必然有手段,让其不能运使断肢重生之术,要不然他们做的岂不是无用功?
想到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