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格局要大(4 / 5)

会觉得这家伙是个重生者。

只会想,少年心智终究是少年心智,除了那些被李颜正面击碎过的人,其他大佬眼里,李颜始终是需要被保护的。

万一这孩子因为某些事情被网暴被针对,然后心态爆炸天才陨落,谁都扛不起这个责任。

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出于对李颜的强烈好奇,以及树立一个属于华夏的超级天才形象,这个访谈是要做的。

出于对他的保护,现场甚至不设置观众,访谈过程是关起门来的,真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剪辑了就是。

如果表现实在不合适,这期节目也可以不播。

“明白的,也感谢各位如此为我考虑。”李颜笑道。

但是胡萍把自己说别扭了。

尤其是她一直用“孩子”来形容李颜,把她自个儿说出割裂感来了。

她实在是很难把眼前人高马大肌肉线条分明的宽肩帅哥,跟“未成年”联系起来。

众所周知,帅哥的脸总是比较年轻的。

除了他那把明显年轻过头的声音,李颜全身上下就没有跟“十五岁”挂钩的特征。

再加上这自如又收敛的行为举止,身经百战的胡萍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不过我们还是有些自己的小想法,”胡萍说道,“鉴于你一直以来的神奇表现,我们希望这次的访谈,或者说交流,更自由一些,所以没有给你提前准备问题,你觉得……”

“正合我意。”李颜大笑。

胡萍也欣赏地鼓鼓掌。

然后李颜就堂而皇之地在整个节目组面前,疯狂装逼。

至少在他们看来是这样的。

但李颜确实没有故意装逼,谁叫节目组问了一堆成长故事。

他的整个成长故事……说出来不就是逼王日记吗?

例如胡萍问他,“目前为止的整个学生时代,你印象最深的一场考试是什么?”

大家都以为他会回答青信奥国赛或者国际赛,毕竟那两个故事一个逆袭自证一个力战巅峰,结果李颜秒答:

“刚到新北一中的期中考。”

胡萍眼前一亮,心想终于不是听一些小说一样的故事了,“怎么说?这倒是一场很少提及的考试。”

“因为就这场我没拿到第一。”

又例如“你第一次来上京,应该是为了领取超新星国际推理文学奖的吧?我听说那天你还有一个天星文学奖要领,时间冲突的情况下选择了来上京,是为什么呢?”

“这边东西好吃点。”

还例如“华大少年卓越班的制度非常特别,你现在又得忙手机系统研发的工作,特别的上课制度会不会让你更好安排时间?”

“这制度就是我要求的。”

……那天的访谈,大概就是全程这种节奏。

听完这些回答,胡萍终于重新把李颜看作是一个孩子。

爱装逼的孩子,锋芒尽显,全然是少年意气风发的模样。

在两天后访谈节目播出了,李颜的各种高调装逼夹带着些许幽默感——好在幽默分数停滞不前了,否则怕不是得被他说成脱口秀——征服了许多年轻人的心。

华夏向来讲究低调内敛,现在冒出来这么一个沉稳却爱装逼的小天才,满足了许多学子对于梦中自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