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级的李颜是“好朋友”,能保持住学习动力,并且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实属难得。
这一番拒绝,让蔡振东都免不了感慨:“能让李颜上心的人,确实也得有股仙气啊。”
韦韵之如此表态,又有李颜亲自辅导,华大方面暂时也就放了心,准备等成绩出来再说。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李颜的“辅导”其实没啥用处。
他现在实在是太强了……
强到想要代入正常高中生的思维去解题根本代入不了一点。
类似顶级足球运动员当教练,“你就一个人带球把对面一整条后防线过了然后打死角就可以啊”。
有过之而无不及。
韦韵之无法理解李颜怎么做到把难题看成个位数加减法,李颜也无法理解韦韵之为什么不能把难题看成个位数加减法。
韦韵之是优秀的,所以基础知识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考华大要的就是快速解决别人拿不了分的难题。
这对一个正常学生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也包括精力要求。
显然,韦韵之并无法保持持续快速高强度的专注思考,李颜没有办法提升她的基础数值,所以也做不到直接优化韦韵之的思考模式。
不少家长在教读小学的娃时,应该都感慨过“列个方程就能解决的问题干嘛要东绕西绕的”这句话。
更遑论李颜现在接触的知识都是最前沿最深入的,让他来立足于“便于理解所以其实是错误”的高中知识体系进行高难度题目教学,是非常不顺畅的。
而且他还有些心理负担,自己一个有系统外挂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该强求别人拥有同样的思考模式——适用性其实也还不好说。
再退一步,他也不希望因为自己让韦韵之有“必须上华大”的压力。
所以13年春夏之交,两人虽然经常见面,但所谓“辅导”已经基本不存在,变成了“陪伴式复习”。
就是李颜偶尔会秀一手“你研究半小时的题目我只需要五秒”的操作。
韦韵之也很受用。
临近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见面,李颜问韦韵之:“你有考不上华大的心理准备吗?”
小美女非常平静地回答,“当然,我现在没有半点把握。”
“如果考不上,会怎么样?”
“没法继续跟你做同学,我会难过。但我会努力考研究生,虽然这辈子绝无与你看齐的可能,但我并不希望自己停下追逐你的脚步。”
李颜笑了,“反正我又不怎么去上京上课,咱俩见面的机会还多着。”
“被发现我的底气在哪了,嘿嘿。”韦韵之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
“你还有个更足的底气。”
后来韦韵之出了成绩,非常高,超水平发挥,按往年分数线是完全够进华大了,哪怕是放在分数线提升的去年,也是够线的。
消息一出大家都开心得很,韦易力更是喜极而泣,拉着李春就说要大醉三天三夜。
但蔡振东却有些担忧,他曾经的幸福此刻变成了危机。
华大的分数线因为“和李颜做同学”的诱惑又一次攀升——当然其他前几级别的高校统统成了大输家,所以韦韵之这个放在往年很稳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