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如果能得到成果基本都是突破性收获的。
“如果能”三个字说明了差异。
这些研究全都是吞金黑洞,成果没个底,研究本身对人力物力的要求又极高,启动都需要勇气,不管是华大还是临大,很多时候都是浅尝辄止。
所以,支撑起一个研究中心的课题,有大量是研究生的小研究。
还必须要能出成果的那种——必须能出成果,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了这些研究的价值。
这些李颜不可能看得上。
要真的启动吞金黑洞式的项目,压力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贺小刚竟然一时间有点畏惧,畏惧让李颜看到他们提供课题的水平。
临大生科院长范齐飞怒刷一下存在感,问出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李总,这么说的话,等于这三个研究中心都是利用学校教师与研究团队资源,做一些高精尖的研究了?”
“学生课题只要愿意给,我也会看。”李颜说道,“一样分档次,普通的看过就算,有点价值的我可以提供指导,有亮点的可以直接设立奖学金,实在有价值的一样可以争取到经费。”
李颜扫视了一下对面的十三位领导,“但就想法的‘价值’而言,学生的想法也是很值得参考的。”
话到此处,李颜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晰了。
我出钱,你们出人,研究成果大家共享,但别想成为学术垃圾生产地。
并且有李颜把关项目经费申请这一关在,基本也就等同于中心研究什么内容由李颜决定了。
这是把主动权全攥在自己手里了。
也是系统不同,蔡振东跟许宁没了解到李颜关于未来城规划的要求。
他连要官方大出血的小片区规划都想要绝对主导权,遑论这个。
从结果来看,李颜的方案其实未达蔡振东跟许宁的预期。
他们还以为是常见的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模式。
但没办法,就算李颜要再多的主导权,他们也没有不合作的道理。
光是提供让两个学校生科医学深入研究的先进研究中心这一点,他们就不可能拒绝。
遑论还是三个。
建造一个研究中心需要高昂的成本,不过以万为单位的项目在如今传说身家千亿的李颜面前,应该确实算不得什么支出。
其实对华大临大这种高校也不是负担不起。
但后续的维护费用就麻烦了,实验做得越多,费用越是昂贵。
学校申请经费并不容易,很多时候都是个定量,根本不敢超额,也不敢保证今年够数明年还能够。
这也是研究室对“成果”无比重视的原因,没成果拿不到经费,光烧钱不赚钱,实验室就要面临运转不下去的困境了。
还有一个无法拒绝的原因,主导项目的是李颜。
有钱是他的次要标签。
由他带头,说不定难以出成果的项目,还真就遇到能降服它们的人了呢?
“李颜,”万克明终于开了口,“建成的研究中心标准,可有说法?”
“世界先进。”李颜秒答。
“好!”蔡振东带头鼓起了掌,与会人员纷纷跟上。
未来科技这边四个骨干有点没反应过来,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不该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