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考官李颜(2 / 5)

时值14年3月中旬,李颜于2月底创作完成了初步剧本,给了受邀团队两星期的准备时间。

剧本并非完整版,大致是讲一个“人类如何记录信息”的故事,蛟龙手机作为表达新时代记录信息的一种方式出现,最终又成为未来时代历史展览馆的展品。

核心是强调时间的迁移,人类的进步与认知的变化。

故事不太讲究叙事性,重在视角切换与一种氛围。

虽然蛟龙手机只在出现了两个镜头,但算是“阵眼”,宣传片的内核就在蛟龙手机作为当下的“引领”与未来的“纪念”两大身份切换中彰显无疑。

其他填充内容,显然李颜暂时还不想给所有人知道。

“都在大厅等着了?”李颜看着手里的时间安排表问。

他们在未来科技的会议中心。

孙淼点头,“是的李总,您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先挑导演。”

说起来也是有意思,他本以为“挑助理导演”这个办法会让一些自认地位超然的大导演感到冒犯,结果邀请的所有人竟然都来了。

还全都客气得很,李颜在大厅跟他们闲聊的时候一个个笑容满面姿态恭谦,整个大厅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其实很好理解,资本对于这个圈子的压制力极其恐怖,而李颜在他们眼里,是顶级大资本。

这事儿还是李颜主动抛的橄榄枝,接好了接丢了,命运可能都会被改写。

不少人背后的资本都想着跟李颜搭线呢,他们算是领了军令状来的。

压力可想而知。

“你这组织的,跟考场似的,外边一票人等着,整得全都紧张兮兮。”李颜笑道。

姜红盈还以为这话是点她呢,也跟着紧张兮兮了。

李颜都看在眼里,内心无奈叹了口气,以后怕是连玩笑都不好开了。

对导演的考核其实挺简单的,剧本摆在那了,李颜直接问准备怎么拍某一段就完事。

就是彻头彻尾对业务能力的考察。

真不难,不是说成熟导演就一定能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良好表现。

而是李颜给了两周时间,足够他们带着团队把剧本的每个字都想好如何演绎了。

要是连想好的东西表达出来都做不到,那这个团队就直接扔垃圾堆吧。

一开始孙淼还疑惑过,这么干跟开卷考试有啥区别,李颜的解释是:

他只要“助理”,实际上考验的是该导演对领会李颜创作意图的能力,对上电波的最优。

提前准备无所谓,要是能展现团队实力,李颜也可以优先匹配。

说到底目的只有一个——把片子拍好。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有足够成熟团队,足够拍摄经验的导演,不知道是越简单的题越不会答还是习惯了另一套表达方式,说出来的东西连孙淼都忍不住皱眉。

而且一个个紧张到说话都不太利索。

等又把一个大哥划掉之后,李颜没忍住看一眼孙淼又看一眼姜红盈,问道:

“我有这么恐怖吗?”

倒是一些青年导演的表现比较亮眼,不怯场,敢表达,虽然调度能力上尚显稚嫩,但李颜也不那么需要他们的工业化能力。

这里边最不紧张的就是毕天明,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