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还有点距离。
多年前的今天,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可不是这个项目的第一次正经实验。
失败过,吸取经验过,再有所推进,最终才有让所有人欢欣鼓舞的蘑菇云。
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所有领导的预期都是“确实有效”,然后近海的那枚哑弹没被探测到,所以继续从“如何应用到实战中”“如何验证大规模建设的有效性”等等出发,再讨论讨论风险点啦、万一啦、预备方案啦之类的,甚至可能要想象一下敌方可能的狗急跳墙或者也藏了什么杀招。
结果,一下子就成了。
一颗没有地面雷达支持的测试卫星,竟然就能自动……
等等?
庞院士意识到了什么,“李颜,李颜,等等等等,我问你个问题,二号卫星的射击,刚刚我们都没注意到,是谁下的决策?”
“算法。”李颜说道,“所有满足条件的飞行物,经锁定与图像确认后,在备战状态下,将自动发起攻击。”
“自动?”
“‘备战状态’,这些都是可以设置的。如果不是备战状态,也可以经由领导手动确认,只不过到了争分夺秒的危急时刻,就没必要浪费时间在决策与‘按按钮’上边了。”
“自动识别,万一出错,那可是大问题。”
“没有万一。”李颜调出了刚刚卫星攻击前收集分析的数据,“连清晰的导弹照片都有,结合速度、高度、形态等,总不能是个速度达到10马赫的圆柱形战斗机吧?还有张图我就不放了,是导弹轨道分析。”
“老庞,不必说多余的话。”大领导竟然怒目瞪了一下,然后笑着往前一步,朝李颜伸出手,“我重复一遍,李颜,拥有你,是华夏之幸。”
大领导如此表态,其他人连捧哏都不敢了。
“具体到更多的细节,不必要在今天讨论,”大领导说道,“今天注定是要被历史铭记的,国际形势会就此有大的改变,我们要做好准备。”
说完,他再次握住李颜的手,看向庞院士,“老庞,准备个屋子,我跟李颜谈谈。”
整个研究基地瞬间就忙活了起来。
“不必麻烦,准备个安全的屋子,备点水,足够了。”
依旧是只有两个人面对面,刚刚进屋倒水的人级别都比黄国晖高,一定程度上也算体现了李颜在今日前后的地位变迁。
“李颜,我且问你五个问题。”大领导单刀直入,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您请问,知无不言。”
“如果是灯塔跨越大洋打来的导弹,飞到30马赫以上,能拦截吗?”
竟然已经能达到这个速度了?
“能。”李颜说道,“您可以理解为,目前在‘速度’这个东西上,我们每一步所用的科技,都比当前暴露出来的‘最前沿’要高一层级。所以只要他们不搞出来什么更高一层级的导弹,我们是高枕无忧的。”
“你能造出来捅穿自己盾的矛吗?”
“或许能,但没有必要。只要他们无法造出与我们同级别的反导系统,目前的矛已经足够尖锐。这套威慑,还是以人无我有为主。以前是玉石俱焚的对攻,现在天平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