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星途:扫一扫就能变强> 第149章 冥王星之行,防御阵列

第149章 冥王星之行,防御阵列(2 / 5)

一。它中度离心并倾斜的轨道在运行期间距离太阳的范围在30到49天文单位之间(44亿km-74亿km)。

这意味着冥王星周期性地比海王星离太阳更近,但稳定的与海王星的轨道共振阻止了它们相撞。在冥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上(39.5天文单位),光从太阳到达冥王星需要5.5小时。

冥王星表面的平原由98%以上的氮冰、微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组成。

氮和一氧化碳在冥王星的背对冥卫一的表面上最丰富,位置在经度180°。而甲烷在其东部经度300°附近最丰富。山脉则是由水冰构成的。

它还拥有由氮气(N2),甲烷(CH4)和一氧化碳(CO)组成的薄弱大气,这层大气与冥王星表面的冰处于平衡状态。

冥王星有五个已知的卫星,轨道由内到外为:冥卫一(最大的卫星,直径略大于冥王星的一半)、冥卫五、冥卫二、冥卫四、冥卫三。冥王星和冥卫一的质心不在其中任何一个天体之内,被非正式看做双矮行星系统。

因为它距离太阳十分遥远,被普遍认为是一颗毫无生机的荒星,潜伏在太阳系的边境。直到帝国的宇宙探测器“夸父”号深空探测器飞过这里,永远地改变了人们对冥王星的看法。

冥王星最大也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那标志性的“心”,被称为“冥王星之心”,这块明亮的区域由两块不同的表面组成,东部表面是一个混乱的山脉,由比花岗岩还要坚硬的冰组成。然而西部表面是一大片相当平坦的氮冰原,这块冰原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远古陨石撞击坑。

“冥王星之心”的这块区域可能形成自一个1930千米宽的庞大的物体。人们认为在成百上千年里,因为冰川运动的缘故,撞击盆地缓慢地被巨量的软但冰冻的氮冰填充满。

但最令人感到惊奇的地方,是将其分割开来的的特殊的纹理以及深深的裂缝。这些不断重复的模式意味着在厚冰之下正在发生对流过程,而对流的产生原因是流体受热不均。

这也就意味着在冥王星内部深比表面的温度更高,这就使其广阔的冰冻氮气缓慢地流动,可能隐藏着融化了的海洋。在冥王星壮丽的中心之南,存在着另一个奇异的特征,那就是一座巨大的冰火山。

与秦星上的火山不同,这里曾将熔化的挥发物:诸如水和氨气喷发到冥王星的冰冷表面上。

这一巨大的冰火山宽约145公里,高2.54公里,是迄今在外太阳系中发现的最大的冰火山。冰火山最令人困惑的地方之一在于其斜坡上只有一个经勘测确定的陨石坑,这就意味着这座强大的冰火山是近期才形成的。沿着冰火山平原的西部边缘,冰火山之上就是冥王星最高最险峻的山脉。这一巨大无比的山脉冰峰从地面耸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