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与你们无关。”
“好嘞!”
有我这句话何花就放心了,放心大胆地按照过磅单入账,现在账本子还没有,她先记录在手机上。
如风和如云返回空间去运下一车蔬菜。我没有回去,望着那一麻袋一麻袋的黄瓜发呆。
这些蔬菜都是我自己的货,没有必要再进行重复计量,亏肯定是亏不了的,但是一秤进百秤出,何花的担心并非多余,每一秤跟每一秤之间都会有误差,积累起来那可不是个小数。
这个锅我不能让我的员工去背,那样不公平,会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何花见我望着蛇皮编织袋发呆,便凑上前来问道:
“陈总在想什么?是不是想看看编织袋上标着重量没有?这上面要是标有重量,咱们分发的时候就省事了,总数下来肯定能和过磅单对上,账面就亏不了了。”
“咦?”
这想法不错。小姑娘提醒了我,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每一编织袋蔬菜都要过磅,在装车的同时把这件事做了,是最为恰当的。
此时冯东升和魏小米来了,除了带来了锅碗瓢盆、办公用品,还有两台电子磅。
我想将一台电子磅带入空间,让如云装车时就过磅,我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先回了空间,跟如风说起此事。
“这个简单。”
如风叫过如云,对它说了几句,而后打开它后脑,一番捣鼓之后,便告诉我。
“可以称重了。”
我还在纳闷儿,如风让如云试试看。
只见如云双手拎起一编织袋豆角。
“60公斤。”
又拎起一袋。
“58.2公斤。”
如风在一旁解释。
“如云体内有个重力感应装置,我调节了一下,可以精确感应出双手所拎的重量,精度堪比电子磅。主人如何?”
“既然如云双手就能掂出蔬菜的重量,那是再好不过。重量要标注在编织袋上,方便别人读取。”
我明确提出要求,出空间跟冯东升要支记号笔,交给如云。如云将重量标注编织袋上,同时还写上豆角,醒目工整,跟印刷的一样漂亮,清楚明白,让人看着很舒服。
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之后的蔬菜运输,每车蔬菜在空间外地磅上过磅的重量,与如云在空间里一袋一袋累加起来的竟然完全相等。
如此精准!我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力量。
当第二车蔬菜运到香蕉园库房时,何花看到每只编织袋上都标有确切的数据,高兴坏了。
“这样就方便多了。”
但是第一车蔬菜他们还得过磅,一一标注。一车菜称重完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