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3 / 4)

音再次传来。

真是想曹操曹操到。

虞璁抬起头来,笑着道:“你再把地图拿来,陪我好好看一会儿。”

他其实很想去三大营再看看神机营的训练和配置,可在此之前,他要搞清楚一件事——为什么大明打不赢蒙古人。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很想当然的回答。

什么官员腐败、制度糜烂、火器落伍等等,但都太过宽泛。

他要了解的彻底而又周到,才可以从容的开始准备。

哪怕拖到嘉靖十五年,也足够他把该预备的东西都准备好。

中国对于边缘的少数民族区域,在大明朝有个制度,称之为羁縻政策,但这种制度并不能长久的维系,到了最后也只是空挂个虚名。

包括俺答这些鞑子在内,都是明朝的羁縻藩属,但并没有任何做臣子的自觉。

如今的这张地图,与记忆里的那只雄鸡形状截然不同,虞璁看着并不熟悉的标记方式和边界线,还在略有些费力的把这些东西,和自己已有的记忆做一个重合。

首先这蒙古,其实有众多的游牧民族,他们姓氏不同首领不同,只是金朝时被统一了而已。

名字又臭又长肯定记不住,但是皇帝看了一圈,明显发现些不一样的东西来。

原本的蒙古草原,被朱棣完成了一波大的战略安排。

奴儿干都司、兀良哈内附两大藩属国,加上明朝自己的军队,三方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将众部落隔离,包围住核心位置,逼迫鞑靼本部退至了呼伦贝尔的位置。

虞璁拿着几张新旧地图反复比对,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他能够看到,朱棣当初的战略安排,是十足警惕的在防止蒙古各部势力融合,并且在维稳的同时持续蚕食东蒙。

但是到了朱瞻基这里,他裁撤了松花江造船厂,消减了给奴儿干都司的经费,同时对各部落之间激烈的兼并视而不见,造成了瓦剌势力的做大。

到了自己这里,想要再回到当初环环相扣,互相制衡的程度,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所以靠外交手段和挑拨离间完成吞并,很难很难。

“走吧,阿彷。”他抬起头来,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我想看看神机营军火。”

有关明朝的火器强度,历史学家们纷说不一。

皇帝亲自过来一看,都督们又慌了神。

这要阅兵,也完全不提前说一声的啊。

虞璁本身对军事科技方面并不熟悉——毕竟化学和物理在高中时都是低分飘过,更不用谈这方面的东西了。

皇上穿着龙袍昂首阔步的走进三大营的时候,明显感受到了许多渴望的眼神。

许多士兵用看到财神爷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