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3 / 4)

大猷想了想又道:“我刚才问了下我师父,他说不光此处是空城,等会往前继续走,恐怕还有四五座!”

虞璁一怔,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这还真不是埋伏。

河套这个地区,当初是被朱棣给甩手送了的。

在汉代的时候,河套走廊是用来安置匈奴和胡族的。

后来鲜卑一统,把汉军打的落花流水,这块地方的统治权就乱了。

问题在于,游牧民族跟农耕民族的行为方式不一样。

——他们压根不占地盘,因为人家不种地!

打了就跑,偶尔这儿暖和的时候过来放放羊。

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就是这么乱来。

你说怎么收复一个根本没有被占领的地方?

河套地区大,也是接近南边的地方有残留的城池和农田。

而这些城池里的原住民,早就因为长期的边陲骚扰自行搬家逃难去了。

要知道,曹操执政的时候,考虑到河套一带破坏严重,气候变冷而难以农耕,都把这里的郡县撤销,汉人和匈奴人一律迁到山西。

所以本质上,这不是个领土问题,而是个制度问题。

现有的管理没法把这个地方看守好,守不住又送不出去,索性就扔那了。

在出发之前,虞璁就有种奇异的预感。

这次把河套一带抢下来,不会很难。

难的是以后该怎么守。

其实从战略大局来看,一切都是串起来的。

蒙古整体上分作两股势力,东边是鞑靼,西边是瓦剌。

在最初的时候,是分为林中百姓、草原百姓、毡帐百姓这三股势力的。

后来鞑靼不断强盛,瓦剌在也先死后日益衰落,逐渐走到了今天的局面。

鞑靼被当时的中兴之主统领,不断扩大版图的同时,也在追杀右翼封建主的残余势力。

而河套在这个时候,就意外的成为了三不管的地带。

旧势力已经苟延残喘,新势力又上位了新的继承人,也就是那个中兴之主达延汗的孙子俺答。

那么在这种时候拿下河套,简直是最优时间。

——仗肯定是要打,蒙古人也肯定不会随便就放手,毕竟这里可是个放牧的好地方。

而虞璁和唐顺之一致选择在二月出兵,三月开怼,实在是再心机不过。

用阴毒两字来形容,都颇有几分夸奖的感觉。

-3-

别说蒙古士兵清不清楚,虞璁把《狼图腾》整本看完,心里都非常有数。

虽然狼并不是草原图腾,而且现代文明也可以驯化狼群,这两点让整本书都有种中二又文艺的胡扯气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