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知道,皇帝只有几天寿命,接下来太子登基,他就不是太子师而是帝师,自己也可以借助这个身份,影响这个王朝的走向和气运,对自己完成任务也有很大好处。
“你回皇帝吧,就说这个徒弟我收了。”江浩道。
薛骥大喜,赶快回去回信,他只进去不到半个时辰就从密室走出来,复又来到皇帝寝室。
皇帝看到薛骥,没等他开口率先问道:“可见到都城隍了?”
“见到了。”
众人很是惊讶,这才多长时间,就一个来回,这要是打仗送信,还有比这更方便的吗。
“都城隍怎么说?”皇帝急切问道。
“回陛下,都城隍大人答应了,愿意收太子为徒。”薛骥道。
皇帝当即大喜,对陈彦道,“着礼部组织祭拜城隍和拜师仪式,要足够隆重,而且速度要快,明天就出发。”
陈彦皱眉,“陛下,如此隆重的仪式,恐怕没有一月无法准备完全。”
皇帝脸色微微一黯,“朕可没那么多时间,就明日,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朕要隆重盛大,而且我也会亲自去。”
其他人一听吓了一跳,“陛下,您现在的身体适宜静养,不能乱动啊。”
皇帝摇摇头,“静养也是五天,乱动也是五天,我说的对吗薛骥?”
薛骥抿了抿嘴,对着皇帝施了一礼。
其实这已经算是回答。
......
翌日,
皇宫城门打开,皇帝出行,由六匹白马拉的龙辇,车身镶嵌金银玉器、宝石珍珠,周围雕刻龙凤图案,尽显皇家尊贵气派,皇帝斜靠在车内,皇后和太子跪坐旁边。
而这一次,皇帝把六部各司、五寺、翰林院、钦天监、督察院,甚至一些宗亲、勋贵统统带上,由一万禁军保护,队伍浩浩荡荡开拔居庸关。
一路上,皇帝还在不停给太子讲述如何治理国家,各地风土、山川地理、全国兵马、守备粮草等等等等。
太子这些天听了很多东西,就算不理解也把它们塞进脑子里,越是听父皇说,他越是觉得以前自己看错了父皇,父皇也是一个极有学问的皇帝。
百里路程,行了整整两天终于到了居庸关城隍庙山下。
众人上山,因为皇帝病重,所以用床架抬着,其余人等全部步行,包括皇后和太子。
穿过十殿阎罗殿,终于来到城隍正殿,皇帝带着皇后、太子、大学士、尚书、宗人府族长等走进城隍殿,其他人等只能站在院内,好在大院极为宽阔,能容纳的下这么多人。
陈彦和薛骥为拜师正副主持,众人对都城隍像行礼叩拜,进行祭奠。
就在香火缭绕间,江浩从上面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