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川说着放下杯子,宋小罗也赶紧跟上。
这个国营厂叫红星二厂是做小家用电器的,比如电风扇、排插之类的。
原本只做一种,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开始整顿,把其他小家电类的都合并到了一起,也许是为了方便管理,现在工厂员工有一千多人。
厂长叫汪全,副厂长叫孙志福。
宋小罗说这两人都有点摆架子,不太看得上个体户,这是很多国营厂管理层的通病。
原因其实很简单,私人厂要发展,就得要市场,原本这些市场都是国营厂的,不管他们做得怎么样,百姓就得买他们的东西,私人厂一出来,那就有竞争了。
国营厂如果业绩下滑,或者经营不好,管理层的日子也不好过,即便不谈个体经济的立场,光私人厂抢他们生意,就让国营厂很不爽了。
国营厂一般不止一个副厂长,而是有好几个。
当地国营厂的管理模式是厂长、副厂长、主任、班组,有的中间还会加一个“处”级。
其实算起来,跟后来总经理、经理、主管、班组长其实都差不多,都是四级,人多就会加到五级管理制。
空出来的厂房不叫红星二厂,原本是做排插、插座、开关之类的,大家都喜欢叫它排插厂。
宁晋川和宋小罗赶到的时候是下午三点五十,提前了十分钟。
但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十八,汪全和孙志福才骑着自行车来。
宋小罗本想带宁晋川进去看看,他有这里的钥匙。
但宁晋川没答应,跟国营厂的管理层打交道,很是讲究。
他们这些人有时候是有架子的,要是他们来了,你没有在这等着,他们就觉得你不给他面子,很多事就不愿意跟你谈了。
反正赚钱也是国营厂的,跟他们没有太多关系,他们不心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像私人老板,丢了一个生意,要心疼半天。
两人还没停好自行车,宋小罗就做了一下介绍:“老位是汪厂长,这位是孙副厂长。”
汪全瘦高个,戴着一副眼镜,五十出头。
孙志福四十左右,有些微胖。
宁晋川笑着打招呼,主动伸手:“汪厂长、孙副厂长,两位好!”
双方握了握手。
握手后,宁晋川又给大家发了烟。
汪全问道:“宁老板,你看过里面了没有?”
宁晋川说道:“还没来得急看。”
“那我们先进去看看。”汪全说道。
宋小罗赶紧拿出钥匙开了铁栏大门,汪全和孙志福将自行车挺好。
厂区的面积很大,厂房和仓库都是一层的,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