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能做成这样,宁晋川对宋小罗的评价已经很高了。
如果宋小罗愿意一直跟着做下去,宁晋川肯定是会重点培养的。
宋小罗、张建文这两个人,是宁晋川目前最看好的。
虽然张顺成进步很快,但宁晋川一直觉得他的上限不高。
至于宁如云和宁红光,宁如云要好一些,宁红光年纪毕竟还小,最近能一个人独当一面去谈代理,也算是很大进步。
宁晋川说道:“这几天,你别去谈新代理商了,有人来找你,你就接待一下,跟他们谈一下。”
“有空闲就跟下去。”
“这些天,你、老张还有姐姐,把我们新做出来的产品进行一个定价。”
“产品的成本价已经算出来了,但是中间还有运输、仓储、推销等成本,都要另外加进去,老张不懂这些。”
“你和姐姐懂一些,先摸着石头过河,做一个定价,试试水。”
定价是个很专业的事,生意越小,价格越好定,无非就是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水电成本等等。
但做成大公司以后,还有广告成本、营销成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研发成本等等。
成熟的产品定价还要考虑后期加大规模以后能降低多少成本。
很多产品都是推出的时候,根本不赚钱,甚至亏本,但他能算到,自己做到什么规模以后,就能盈利。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产品定价十块钱,他们知道肯定亏钱,可他们算好了,自己能做到什么规模,到了那个规模就能盈利。
可是,你能做到什么规模?什么时候做到这个规模?这就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去预测。
宁晋川对一个上市产品的定价,也只是初步知晓阶段。
让宁晋川去一个国际性大公司,给一个产品做定价,他真做不出来,他以前是开工厂的,成本种类没那么多,也不用做什么预测。
这东西不是你重生一次就能做出来的,如果不学,重生一千次也做不出来。
好在现在国内是商业蛮荒年代,没有几个人懂定价,大家定价也没那么讲究,都想着定高一些,自己多赚一些。
宁晋川并不觉得这个技巧有多重要,但只要能锻炼人,他就会尽量安排宁如云和宁红光去做,反正现在竞争不是很激烈,做错了也有挽回余地。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