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吗?”宁晋川问道。
中年男人叹了口气:“不好做,赚的都是辛苦钱,买的人也不算多,都自己做了,谁买啊?可卖腊肉的还不少,长期卖的这条街就个。”
不会有几个商人觉得生意好做,现在是这样,几十年以后也是。
一条街个长期稳定卖腊肉的,还有不少偶尔拿点腊味出来卖的人,那说明市场还可以。
这跟后来肯定没办法比,但说明现在很多东西已经在改变。
而且,似乎没有人做腊肉批发,要是能打通县城和市里的这些商贩,给他们供货,自己熏腊肉批发也是赚钱的。
这中间主要就是控制成本。
既然自己大量熏腊肉,肯定不能去买肉,直接买一头猪,成本很容易就能压下来。
这些小商贩不这样做不是他们傻,而是他们想要打通市场,没有宁晋川那么轻松。
宁晋川一句话,宋小罗就要带着人跑断腿。
而且宋小罗长期做业务,开展起来更得心应手。
一个小商贩想要搞大规模熏腊肉问题很多,成本、场地、销路他们都很难解决,宁晋川却可以轻松解决。
宁晋川一路走,一路问。
在宁晋川看来,似乎到处都是商机,这就是不同级别的人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
“问出什么了?”洛韵秋手里已经提了不少东西,看着宁晋川手里提着各种乱七八糟的玩意,打趣道:“是不是调查出什么商机了?”
“还真有,不过现在家里人都有事做,这些小生意我也没精力去做。”宁晋川说道。
洛韵秋建议道:“要不把这些生意介绍给亲戚算了?”
宁晋川摇头:“没用,介绍了他们也做不了,反而有可能会让他们亏钱。”
“生意这东西,让会做的人来做,可能风生水起,让不会的人来做,一副好牌能打得稀烂。”
“就好比熏腊肉,然后批发给其他人,这绝对是一条出路,现在似乎没有人做。”
“但我们亲戚不可能找到这么多人进货,他们也解决不了运输的问题。”
“一个县城的腊肉销量有限,要想办法。
打通各个县城直接的运输才行。”
“还要找到愿意帮他卖的人,还要让卖腊肉的人赚到钱,赚不到钱谁给你卖?”
“这些问题他们解决不了,如果能解决,不用我说,他们自己也能赚到钱。”
洛韵秋觉得这话有道理:“过年的时候,不少人来找我父亲,想让我父亲带着他们做点生意,吃饭的时候,我听叔叔阿姨说了,他们也想帮帮亲戚,可力不从心,我估摸着,这些事情最后都会落你头上。”
宁晋川说道:“等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