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了七个小品级,三个半大品级啊。
过了一会儿,皇上又嘟囔了一句:“老六的长史也该安排上了。”
李长海:……若不是知道皇上肯定不会坑顾大公子,他都要以为皇上是想要让顾大公子给瑜亲王当长史了!
……
会试放榜没两天,朝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礼部右侍郎被人举报私藏祭祀用的金器,皇上下令让人搜查礼部右右侍郎的府邸,结果搜查出各类祭祀上使用的金银器共计一百三十八件,除此外还搜出官银四十多万两。
而这四十多万两的巨款礼部右侍郎还说不出来路,于是当天礼部右侍郎就被下了大狱。
礼部右侍郎贪污案没过去几天,吏部又出事了,吏部尚书被人检举以一已之私,安插自己的心腹成为兵部右侍郎,那个心腹不巧,姓元,而告状之人正是原兵部右侍郎楚大人。
为啥是“原”呢,因为前些日子的考核他没过,就成了兵部郎中。
他始终也没弄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降了级,当时考核时,他问过,大家的问题都一样,他的回答也是中规中矩,而且平时他办差时也挺卖力的,兵部上下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他不说升官,最起码保持原样是没问题的,却偏偏被降了级。
而他的位子被一个空降兵给占了。
这个人就是元香的父亲,元知府。
被告的吏部尚书只觉得自己冤死了。
天地良心,安排元知府的事儿是太子亲自交待下来的,他敢不做吗?
原来太子是想把元大人安排到户部的,但因为没有合适的职位,他就又盯上了兵部,刚好楚大人被降职,右侍郎之位就被空了出来,元知府就成了兵部右侍郎。
吏部尚书也曾提出质疑,四品的知府一下子就成了兵部右侍郎,是不是不太合适?
太子的理由很充分,元知府是个人才,没看顾大人就被父皇破格提拔了吗?咱们也不能太过于拘了。
吏部尚书只能让元知府顶了兵部右侍郎的缺儿。
太子一看,元知府的事儿被人捅出来了,心情也是很紧张的,但紧张过后,他又很快镇定了下来,他很想看看,父皇明知道元知府是他的人,会不会折了他的面子。
当日皇上并没有表态,而是将事情交与辰王去查。
回了朝阳殿的皇上,心情看起来还算不错,李长海给皇上上了杯茶后不久,辰王就来了。
“皇兄,这件事,您想要个什么样的结果?”
皇上抿了口茶,刚欲开口,就见一小太监在殿门口张望,一看那副样子就知是在找人。
“探头探脑的像什么样子,让他近前说话。”
李长海狠狠的瞪了那小太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