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正带着贡禹等人,站在夕阴街的京辅都尉官邸前。
京辅都尉,其治所其实是在华阴县。
但,为了方便办公,所以,在长安城之中,也设了一个官邸。
不过,这个官邸很小,只是为了方便向长安汇报治下事务的办事处。
若非张安世提醒,京辅都尉如今正在这夕阴街上,张越恐怕就会傻乎乎的跑去华阴了。
所谓京辅都尉,其实就是中辅都尉。
乃汉室关中军三辅之一。
说起来,西汉王朝的关中地方设置,有别于东汉,更有别于之后所有王朝的京畿地区的制度。
其民政与军政是隔离开的。
民政,由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加上太常治下的陵邑县构成。
而军政,特别是地方民兵事务、郡兵事务以及相关负责缉捕盗贼,整肃治安,打击不法的军事机构。
则由京辅都尉、左辅都尉、右辅都尉,三都尉组成。
因其治所,分别是位于华阴的京辅都尉、位于长陵的左辅都尉、位于郿县的右辅都尉。
这三个都尉所,总责控制关中各县的郡兵、民兵以及地方驻军。
这是一支力量庞大,规模空前的力量。
仅仅是京辅都尉衙门,就控制着,自长安以北、长陵以南,广大的渭南平原地区以及弘农地区的三十余县,至少十余万的郡兵、民兵力量。
若遇到外敌入侵或者内乱,仅仅是京辅都尉本身,就可以在一个月内组织和动员出一支全副武装的不少于三万的军队。
若给它半年时间,它可以动员和组织起十万大军。
若这个时间跨度达到一年,再有充分物资供应。
十五万全副武装的军队,也能拉出来给你看。
三辅都尉,就是汉室关中最强的组织之一,其与北军的野战部队,共同组成了汉室中央预备部队的核心。
这是刘氏在吴楚七国之乱,为了应对关东地区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叛乱而做出来的战略调整。
在当今天子登基后,随着推恩令的实施,关东诸侯王势力再不可能威胁到中央。
于是,三辅都尉机构,就变成了对外扩张时的急先锋。
历次北军出征匈奴,都是由三辅都尉,负责补充兵源。
北军六校尉,常常在出征时,不过两三千人,但走到萧关的时候,就变成了一支数万人的大军。
张越来此的目的,是要拜会京辅都尉如候李善。
这位如候的爵位,并非是列侯,而是次一级的关内侯。
关内侯和列侯的区别,其实也很清楚。
列侯能世袭,而关内侯不能世袭,会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