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我要做门阀> 第754章 官商(2)

第754章 官商(2)(2 / 5)

譬如,赵宋有斧声烛影,朱明有小明王和建文帝。

而汉室也有这样的人物!

此人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韩信、吕后、项羽。

而是一个已经死了很多很多年的人。

周吕候吕泽!

吕后的亲哥哥,高帝的左膀右臂,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勋。

连史记也不敢多写的存在。

你甚至无法在史书上找到这位在汉室兴起过程中,功勋不亚于韩信、萧何、张良的名将的具体战功。

只能从一些边边角角的记录里知道,这位周吕候有多么牛逼!

你只需要知道一个事情——高帝功臣一百零五人,有一半以上,是吕泽旧部!

而他的功绩,仅仅只是太史公描述的那一部分,就已经能吓死人了——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候,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砀,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发兵佐高帝定天下。

所以,吕后时,追思功臣,追封吕泽为悼武王!

不过……

在现在,整个天下,知道周吕候存在过的人,已经屈指可数。

吕泽这个名字,甚至成为了禁忌。

掌权的刘氏天子,是绝不容许,吕氏有正面形象的人存在的。

吕家必须是一个混吃等死,残害忠良,无恶不作的家族。

相应的,那些曾经与吕泽关系密切的人,也统统被打压,甚至削弱存在感。

比如,第二代平阳侯曹窋。

这位曾经当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的顶级贵族,在太宗后甚至不敢出门。

不止是因为曹窋立场不坚定,犯过原则性错误。

更因为曹窋的妻子,是吕泽的女儿。

第二代梧候阳去疾,也是如此。

因为,他是吕泽的义子,曾经服侍过这位汉家外戚。

所以,阳去疾死后,他的爵位和封国,并未由其嫡子继承,而是从旁支中选了一个子弟,继承其封国爵位,这就是梧靖候阳偃。

至于阳去疾本人的儿子,则流落民间,成为了杨氏的起源。

此事,极为隐秘。

错非张越曾经翻遍了整个兰台和石渠阁的档案,看到过阳去疾给太宗皇帝的几份秘奏,从中知道了此事。

否则,他怎么也不可能想到,关中大贾杨氏居然是当年的天下第一名匠,汉长安城、未央宫和长乐宫的建造者,第一任汉少府,传说便是在旧秦少府里,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将阳成延之后。

既然知道了这个事情,张越当然想知道更多!

譬如,杨家是否掌握一些失传的秦代技术。

比如说,在后世传的沸沸扬扬的轨道技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