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里搞了一个类似后世的私人俱乐部的小组织。
而这李仲就参与其中。
换而言之,这是脑残粉,自己人啊!
所以,沉吟片刻后,张越问道:“吾闻公子,颇善刑名之事,未知公子对刑罚有何看法?”
李仲听着,沉思片刻后,小心翼翼的答道:“晚辈听说,公平者,制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故仲尼曰:人之生也直,罔之身也幸而免,以刑制刑,以暴易暴,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此天地之至公也……”
张越听着暗暗点头,不动声色的继续问道:“以刑制刑,德在何处?”
“德在公平!”李仲抬起头,有些狂热的道:“夫贼杀人,法杀贼,天经地义,贼伤人,法囚贼,由来已久!”
张越听着,摆摆手,道:“公子良言,吾知矣!”
“还请先安坐……”
心里对李仲不由得的重视了起来。
这个世道需要李仲这样的人!
只是,嘴巴上人人都会说,关键还是要看行动,听其言,观其行嘛。
但,以李仲的表现和未来的上限来看,充为太孙洗马,已经是没有问题了!
不过,张越也没有当场宣布决定,而是看向其他人。
有了李仲带头,其他的洗马备选,自然都是争先恐后的向张越介绍起自己来。
张越则竖耳聆听,在脑海中,与其档案、信息配对。
遇到感兴趣的人才,或者留名史书之人,则提一个问题,探探他的虚实。
如此,三十五人一路问下来,花了足足一个多时辰。
然后,就是舍人备选们。
与洗马相比,舍人们的数量就更多了,差不多有五十人。
张越依样画葫芦,如此操作下来,等将所有人都认识一遍,询问一番,天色就已经昏暗了下来,到了日暮之时。
刘进命后厨,准备了宴席,招待诸生与官员。
宴席散时,已经是人定之时。
命人送走各位庶子、洗马和舍人备选,刘进就拉着张越,迫不及待的问道:“卿观诸子之中,可有人才?”
“人才繁多!”张越答道。
庶子备选,或许多半不是很理想。
但洗马和舍人里,却是藏龙卧虎。
光是未来官至九卿的,如那李仲一般的就足足有十几人。
包括了昭帝的两任廷尉,李仲和李光,还有宣帝的水衡都尉朱元,甚至还藏着宣帝的两个执金吾。
除了这些青史有名之人,其他人的能力与才华,也都极有潜力。
机会得当,运气好的话,这些人里面出现几个九卿,甚至是三公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