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一郡官员、豪强。
那么,他这个刺史没有罪,也是有罪。
更不提,他自己也不干净。
虽然没有受贿,但却替雁门郡官吏,掩饰了很多事情。
而就在周严焦虑万分之时,他忽然接到一封书信。
而且,是联名书信。
看着信上内容,再看着那一个个联署其中的人名。
周严终于恢复了血色,他当机立断,叫来家臣,吩咐道:“起我仪仗,车驾,吾欲巡视雁门!”
“国家律法,天下公正,绝不容强权玷污!”此刻,周严表现的就如同一个强项令,刚正严明,满脸正义:“纵使血溅三尺,吾也要力谏侍中不可因怒行事!”
短短一句话,就已经为此行定下基调。
杀人可以!
韦延年、马原,其罪当诛。
那些与他们过从甚密的人,也是活该。
但……
若有人要强行尽诛一郡豪强、官员,那他就要表演一出‘力谏’‘劝阻’‘固争之而不得’的戏码了。
这样即使事败,他也没有损失。
说不定,会成为官员楷模,变为当代良心。
于是,当天,并州刺史周严,便驱车携员,前往雁门。
出晋阳城时,有上百贵族相送。
为表决心,周严在出城时,甚至吟诵起了《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听得所有在场贵族、官员,都是喝彩:“周刺史,真臣也!”
晋阳的这些贵族官员,其实和雁门的事情,几乎没有关系。
他们来此给周严造势,纯粹是因为害怕、担忧——天知道那位持节使者会不会杀人杀上瘾了,最后来晋阳也玩一波呢?
谁屁股下面没有点脏东西啊?
可没有人希望这世道,再出现一个王温舒、义纵、咸宣这种喜欢拿着豪强贵族官员的脑袋当自己的垫脚石的权贵。
那太可怕了。
只有少数消息灵通,有着长安情报的权贵,在此时忧心忡忡。
“那可是张蚩尤啊!”
“但愿周严不是去招灾的……”
知道长安现在格局的他们,非常清楚,真惹毛了那位,晋阳的大家伙一旦被恨上,恐怕将来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但周严却是雄赳赳,气昂昂的踏出了晋阳。
心情愉悦无比,甚至拿着手中的书信,忍不住的哼起了小曲。
信上的那些人名,就是他此行的胆气所在。
那可是上郡、代郡、上谷郡的数十名士、名流。
虽然没有儒家的那几个主要学派的巨头,都是些诗赋名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