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我要做门阀> 第1111章 口衔诗书,手持斧钺(4)

第1111章 口衔诗书,手持斧钺(4)(2 / 5)

”张越笑了笑,揣着明白当糊涂,假意问道:“明公所说指的是?”

“月前,有人弹劾丞相徇私舞弊,澎候于是上表请罪乞骸骨,陛下留中……”隽不疑索性挑明了,问道:“如今朝野议论纷纷,有人以为丞相舞弊,自当去职,以谢天下,有人则以为,此事丞相不知情,岂能因此而罢相?”

“将军有何态度?”

张越早知是这个事情。

他听着笑了笑,道:“此事,吾安能有意见?”

“唯陛下之命是从而已!”

长安的事情,在他来了河西,接过李广利的位置后就早有定论了——不掺和不表态不干涉。

简单的来说,只要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

尽可能的避免卷入长安争斗之中,免得给自己添麻烦,浪费和分散精力。

隽不疑听着,却是放下心中巨石!

长安那边之所以僵持到现在,还没有下狠手,就是顾忌在河西的这位鹰杨将军有什么看法?更忌惮其态度!

如今,既然得到了肯定答复,隽不疑知道,现在无论是挺刘屈氂的还是反刘屈氂的,都能放开拳脚,大打出手了。

笑了笑,隽不疑就点了点头,不再谈论这个话题,而是换了个方向,问道:“将军,下官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嗯?”

“下官奉诏出使河西,于居延诸塞之中,都走了一走……”隽不疑轻声道:“以下官之间,将军在这居延,怕是有些……”他抿着嘴唇,斟酌着用词:“有些背离国家大政了吧?”

“且不言将军所用之策,本商君之法,单单就是胡人奴婢一政,下官就有些为将军捏汗啊……”

“自古夷夏有别,《公羊》曰: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不与夷狄之获中国!诚哉斯言!将军却在居延,大量引入胡人夷狄,其与中国杂之,千百年后,居延之人中国乎?夷狄乎?”

“其望将军明鉴之!”说着隽不疑就深深一拜。

作为一个儒法并修的官员,隽不疑对张越在居延的政策,是怀有深深的担忧的。

毕竟,读过历史的都知道,与夷狄谋不亚于与虎谋皮!

春秋的历史,就是一部尊王攘夷的历史。

张越听着,微笑的摇了摇头。

当然,他也明白隽不疑的担忧!

毕竟,历史的教训,是无比深刻的。

且不说他所知的后世历史,单单是宗周的教训,便已足够深刻——宗周倾覆后,那些差点掀翻诸夏文明的夷狄部族,总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他们肯定是有来源途径的,而最佳的途径,莫过于宗周战争的俘虏。

在宗周强势时,这些人肯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