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不愿意把话说清楚,是因为需要给自己留一些底牌。
官场的人员变动不是一成不变的。
今天,他是你的属下。
明天,他就有可能被调动到其他部分,甚至投入政敌麾下了。
这种时候,如果什么话都告诉属下,到时候会变得很被动。
至于刻意不说清楚。
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甩锅,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属下感受到被重用。
甩锅这个很容易理解。
举个例子,如果你将所有的步骤、流程、方法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属下,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安排执行,万一到时候出错了,不仅会有损自己的威名,而且不方便甩锅,因为这是你的安排。
让属下感受到被重用也是如此。
如果你对属下说,这件事你看着办就行,或者这件事就交给你处理,会让属下有一种你已经彻底信任并重用他的错觉。
但实际上,这也是为了后面的甩锅。
这种情况下,属下做好了,是上司知人善用,功劳也有上司的一份。
要是属下做错了,那就是属下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所以才把事情搞砸了。
上司虽然需要提属下负责,但有着这个借口在,就算是背锅,也能背的小一点点。
而在实际情况中,上司大概率不会背锅,而是属下承担了所有。
李秀宁有着一定的才华,但她处理公文的时候,喜欢事无巨细的做好所有的安排。
这不能说不对,只是这样做的话,一来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二来也会给自己留下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就拿李秀宁现在正在处理的公文来说。
如果李秀宁按照她的方式去处理,处理完全部的公文,或许需要一两个时辰。
但要是让韩琛来处理,最多一刻钟。
因为韩琛处理的时候,他不会像李秀宁那样事无巨细的做好所有的安排,只会批注照章处理,无需处理、重新探讨等内容。
要是再懒一点,他连字都不会写,只会拿出官印往自己觉得没问题的公文盖章。
朝廷养了那么多官员,划分了那么多机构和官职,不是为了让做上司的人事无巨细的处理一切,而是让做上司的人知道什么事情需要交给什么人去做。
不然的话,何必养那么多的官员,划分那么多的机构。
虽然韩琛说的都是一些经验之谈,但对于李秀宁来说,他的这些做法还是有那么一些不太负责任。
韩琛知道李秀宁一时半会没办法接受这种观念,不过他并不是特别在意这一点。
等到李秀宁发现自己怎么处理都处理不完公文,无论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