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洪武生存指南> 第089章:五月初十

第089章:五月初十(2 / 6)

0万担以上的海鲜鱼获也是轻而易举。

至于因此而来的消耗,比如朱塬之前领悟的船只网具‘耐久’问题。渔民以往澹季不出海,主要是缺少组织引导,风险与收入不成正比,得不偿失。

当下却是不同。

只要提前做好规划,组织得力,以舟山群岛区域的丰饶程度,产出肯定还是会远远超过投入。

因此,只是海捕为营海司提供的资源,就足够朱塬做很多事情。

包括专门组织一批人盖房子。

再说安置计划,除了每月1.2万石的口粮,房屋建材,基本都可以就地取料,哪怕烧制砖瓦,不过是修建一批火窑并消耗木柴的问题。关于柴薪,只是陈山包括周围丘陵上的灌木树林就足够提供,消耗的,依旧只是口粮。

不得不说,数以万计的劳力,不需要工资,只要管饭就能不断干活。作为一个曾经的资本家,朱塬看了都想流泪。

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不过,当下也不能给太多。

不是朱塬不愿意给,朱塬很清楚,激发生产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两个字,给够!但,这边给太多,其他地方怎么办?

这世道,从来不患寡而患不均。

就像海军都督府旗下的直属三卫,如果待遇比大明其他各卫高太多,战斗力肯定会很强,问题是,老朱那边面对其他诸军就难办了。因此,朱塬暂时能多给的,就是安家,以及,再解决一下子弟的教育问题。

这边开完会,负责朱塬与老朱之间日常传信的拱卫司百户闻造又来辞行。

闻造这次返回金陵,除了照例带去朱塬的书信日志和其他一些资料,还有7000斤干鱼鳔。

七千斤干鱼鳔,是之前南下象山海捕的成果。

平均大概500斤鲜鱼才能晒出一斤。

这个缺少工业胶水的年代,鱼鳔胶这种粘合力超强的天然胶剂,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战略物资。因为制造弓弩,鱼鳔胶必不可少。

上次书信说起,朱塬知道鱼鳔很重要,却也不觉急迫,还打算等收集更多些,至少过了万斤,再一起送去金陵。结果,老朱回信特意提起,信上笔锋似乎都很急的样子,让他赶紧的,全部送过去。

还交代了让闻造负责押送,不容有失。

朱塬与闻造聊过一些,才知道,大明之前的鱼鳔材料主要来自江西湖广,那边有鄱阳洞庭两大湖泊,集中了大明大部分负责征收渔税的河泊所,然而,每年供应干鱼鳔总量却也不过一两万斤,根本不够用。

私下又算了算。

按照这一季渔汛最低30万担鱼获计算,也就是3000万斤,平均500斤鲜鱼出一斤干鱼鳔,朱塬能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