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审查,确保身家清白,还要忠诚可靠,进而才能就读。
这份附带,或许才是古家做出选择的原因。
谁都看得出来,越特别,越受重视。
前途远大啊。
至于后辈人自己的想法……小孩子哪里需要自己的想法?
想着这些,朱塬再看古家三位士子的总体选择,两文一理,或者,某个挑选艺术的不算,一文一理,本身也明显有着考量在其中。
毕竟全部十六个专业,除了国学、法学这种与传统沾边的,其他,很多都是传统上的‘奇淫巧技’。
这年代,越是金字塔上层,搞这些东西,越显得不正经。
然而,这些又是朱塬设定的,古家哪怕没有兴趣,甚至内心不以为然,表面上也必须显示出很感兴趣的模样。
否则,朱塬会怎么想?
这并不是朱塬的胡乱猜测。
因为,另外两家,都是一文一理。
柴家的柴创,倾向‘国学专业’,柴克,倾向‘海洋专业’。
崔家的崔彻,倾向‘数学专业’,崔撼,倾向‘水利专业’。
嗯……
数学算是文科?
若几百年后,当然不算,而属于标准的理科。
还是理科根本。
不过,这年代,研究一下数算,比起你研究水利,那不知要‘正经’多少倍,历朝历代诸如‘国子监’等国家顶级学府,数学都是必修,可见也属于偏正统学科。
因此也可以换一个说法。
三家既希望偏向主流,又要迎合朱塬的心思,于是刻意让自家子弟一个挑选‘正经’专业,一个挑选‘不正经’专业。
某个不上进的‘艺术’奇葩除外。
这也算上位者的好处。
不管你有没有想到,下面人都会很体贴地帮你想到。
既如此,朱塬也不再多费口舌,大致提点几句,表示只要成绩出来,达到标准,入学就没问题。
末了还是好奇问起:“那个……你兄长家的,为何会对艺术感兴趣?”
古仲仁本以为今天会面即将结束,还想着主动告辞,没料到朱塬会提起这个,苦笑说道:“让大人见笑了,起岳是长兄次子,有他哥哥起云在上顶着,从小管教松了些,平日就喜吟诗作画,大人若觉得不妥,小人回去就让他换个想法。”
朱塬笑着摇头:“不是,艺术很好,朝廷今后对这方面会很关注的。”
古仲仁放松了些,想想又道:“不瞒大人,小人也关注到了那……测绘司……”想到某个一年时间从正八品一路高升到正三品的测绘使,内心感慨了下,接着道:“……只怕起岳当不得大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