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清穿之幼清> 第106章 发现端倪

第106章 发现端倪(2 / 3)

开始是他都没派人去查,自己就闹大的贪官事件,再然后是新农具,现在又来了一个肥料。

“奴才听闻云南山美水美,想来是个人杰地灵的地儿,所以才养出了才思敏捷的人为大清效力。”

“你倒是会说话。”

云南确实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养出的人也钟灵毓秀,他倒是对云南来了兴趣。

或许该去看看?

不过今年怕是不行了。

这边康熙派了人过去,原先派去打探消息的暗卫回来了。

“回万岁爷,那新农具是从安宁府昆阳州三泊县知县手里送来的,奴才打听到的是,这农具是一位尤姓商人为了方便花种让人鼓捣出来的,后来被三泊县知县沈佳岸大人发现,觉得于农事一途用处颇大,这才送来了京城。”

这个暗卫也是尽心尽力去查了,他查的也算仔细,就是没直接说出那位尤姓商人的名字叫尤清。

康熙听完后,虽然觉得这位尤姓商人挺能耐的,但是并未多想,对她也并未太过关注。

不过倒是把沈佳岸的名字给记住了。

他记得前不久云南能够亩产五石的地方也是三泊县,三泊县的知县就是沈佳岸。

看来这人颇有些运道和能耐。

回头再看看,若是可以,重用也未尝不可。

暗卫禀报完,放下卷宗便离开了。

卷宗上倒是有尤清这个名字,但是暗卫该说的都说了,康熙也就在再去翻看那份卷宗,让人收起来了。

其实这事严格来说也不怪人家暗卫,后宫嫔妃的名字,哪能外传,这个暗卫负责外出查探一些消息,后宫也有一些暗卫,但是两波人,属于两个头头,根本碰不到一起去。

这个暗卫根本不知道舒妃的名字叫什么。

云南到底有些远,查探一事急不得,所以肥料的事暂时还不好说,不过新农具倒是在京城推广的不错。

新农具确实好用,也确实有人反对,但是反对没用。

当然了,康熙也不可能真的一下子就把铁全面放开,只能放一部分,先从京城开始,等京城这边普及后,再在其它地方推广。

又过了一个月,去云南查探小麦产量的暗卫回来了。

他带回来的消息是:“……三泊县小麦亩产过五石确实是实情,奴才查到,凡事用过肥料的耕地产量几乎都是成倍增长,奴才还查到这份肥料一开始是从一位叫尤清的商人弄出来的……”

暗卫还没禀报完,康熙就打断了他的话。

“你说那个商人叫什么?”

“尤清。”有什么问题吗?这个名字?

康熙深吸一口气,不怪他多想,可这怎么可能,他想到了幼清身上那些奇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