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独断大明> 第465章 晚上的问题

第465章 晚上的问题(3 / 4)

呆都娴静温柔……”

“是啊,听说是将门之后,还有些武艺呢……”

“哎,你们说,皇上今晚会不会来?”

李解语也听到了,瞬间身体紧绷,心里也格外的紧张起来。

‘要是皇上今晚来了怎么办?这样不合礼数……’

‘他要是真能来,我我怎么办……’

李解语一向镇静,可到了这会儿也安稳不下来了,紧抿着嘴,双手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

她平身第一次,有种要立即逃跑的感觉。

可她很清楚,她跑不了。

她飞速镇定着,抬头瞥了眼不远处的婢女,起身整理着首饰盒,不经意的道:“皇上身体还没有好,我去御膳房熬点药粥,你们待会儿给皇上送过去。”

几个婢女一听,连忙道:“是。”

李解语装模作样的收拾好,这才压着砰砰砰跳的心脏,出了景阳宫向御膳房走去。

御书房里,朱栩还在翻着奏本。

手里的是福.建巡抚黄承元上奏的,言称福.建各地建造新式学院的进展缓慢,入学率也极低,而且新开的课程也遭到了各个层面的抵制,半年来,整个福.建新建府学院不过七所,县学院更少,入学的人数不到一百!

朱栩眉头紧皱,若说大明的学风开放,那是相当开放,现在各种舶来品非常多,士大夫中也有不少人热衷翻译西洋书籍,传播的也算广泛。

可要说封闭也相当封闭,至少在一心科举入仕的士子阶层,都是苦读八股文,‘务实类’的东西异常的排斥,喜好空谈,钻研经文,写诗作词。

朱栩一直在试图慢慢的改变大明的民间风气,学院或者说科举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手段,通过改变入仕的方式,逼迫士子们改变思想,从务虚转为务实,睁眼看世界。

不过越是根深蒂固,改革起来就越发的艰难。

福.建还好,江.浙两省才是重中之重,可这两省更特殊,江.苏是南直隶改制后的,哪里的聚集在大明最为密集的人文,复杂程度远超想象,想要动他们,不是一年两年,随随便便改革就能成功的。

他有心继续催化,甚至强迫士子们入学院,可这种反弹也极其可怕,饶是朱栩也要谨慎。

更何况,朱栩还在计划清丈田亩,这要是一加成,南方就会更加的与朝廷离心离德,后果很危险。

“只能以时间来慢慢消化了。”

朱栩轻语。

虽然没有办法逼迫士子们都入学院,可科举的威力也非同小可,一年,两年或许他们都倔强的不会冷静下来,可到了第三年,就由不得他们了。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是官本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登榜天下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