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铁血宋徽宗> 第139节

第139节(1 / 6)

“官家,射箭不能急躁。明日若有空闲,小人陪官家练习箭术如何?”

“看吧……我明天还真不一定有空。”

第123章 第一件大事

林玄礼自从继位以来,受到很多官员对‘富国富民、开源节流’的条陈,其中看徐绩说的最好,比较踏实。召他进京面圣,等的都快忘了,才来。

徐绩入仕二十多年,今年五十岁,头一次进宫面圣,在官家面前侃侃而谈‘如何利用自然条件增加百姓经济收入’,这事儿管仲讲过,怎么在山上套种树木和灌木、浆果,怎么借用河流耕种养鱼,在海边能搞那些细微的产业,怎么在农闲时节给百姓增加收入,要是每家都能做到耕种+采集+手工+养殖这几样工作的其中两项,就能养活更多的人,那国家赋税自然提高。这需要官员动脑子想办法,不辞辛劳,做出前期投资,如此这般百姓的努力工作才有作用。

“官家当年奏请先帝减免和种树有关的赋税,功莫大焉。”

林玄礼随口问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前五年没有什么收成,这谁都知道,怎么就没有一个官员奏请减免赋税的?”

徐绩毫不犹豫的说了实话:“官员们三年一任,考评时以赋税、刑狱为主,谁倡议给种树免税,都不能在自己的政绩上显示出来,反而在五年之后,留给下一任官员。官家,地方官也种树,只是种的是官府的树,不是民人的树。”种道路两旁的杨柳,而不是桑杏桃李一类有价值的树。

“原来如此。”林玄礼认真听了一个时辰他的扶贫报告,在把他派去贫困山区或安排进户部之间犹豫了一会,吏部没有多余的职务了,反而户部还剩一个郎中(司长)的位置。这职务挺高,能做的事不少。

“拟旨,徐绩任户部郎中。”又对谢恩的徐绩鼓励道:“朕需要一个富国强民,教导各地官员节财、生财的参知政事,你要努力,也可以举荐合适的人。”

参知政事就是副丞相,王安石当年任这一职务就开始改革。

徐绩激动的流泪,从六品官直升从四品的郎中,将来还有可能更进一步:“臣愿肝脑涂地,报效官家。”

“很好,去吧。”

林玄礼往椅背上一靠,继续看奏本,快速干掉了一大半,开始吃苏轼寄来的猪肉脯,还有一小碟麻叶:“叫狄谏进来。”

狄谏现在还没有新的任命,目前工作是陪官家玩,这职务基本上是人人向往的。就在朝房里接受其他人羡慕的注视,还奉命和周侗聊了半天,终于被召进宫:“官家。”

林玄礼还撕着薄薄的蜜汁芝麻猪肉脯,苏轼认证,真的很好吃:“坐。给你讲个笑话,那些最喜欢在朕的言行上做文章,劝谏弹劾的御史,没有一个弹劾我在禁军大营发怒时骂的脏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